武昌理工學院農遺逐夢·青創領航 崇陽筑夢志愿服務隊開展“水精靈的魔法”勞動教育實踐課
時間:2025-07-22 22:53:32 關注:
(大通社記者 王鋼 報道)為提升鄉村兒童的節水意識與勞動技能,武昌理工學院農遺逐夢青創領航崇陽筑夢支教隊于7月22日在咸寧市崇陽縣港口鄉洞泉小學開展“水精靈的魔法”主題勞動教育實踐課,120名學生通過濾水器制作、節水裝置創作等實踐活動,將水資源保護知識轉化為具體勞動行為。
本次課程以“認知-實踐-創造”為流程展開。上午9時,支教隊員借助長江江豚玩偶情景劇,生動呈現水污染對水生生物的影響,同步展示丹江口志愿者清理江面垃圾的現場圖片。學生們在觀看后自發在“承諾墻”寫下“不向河道丟棄雜物”“隨手關閉水龍頭”等承諾,初步建立水資源保護的責任意識。
10時起,勞動實踐環節正式啟動。各小組依據指導步驟,使用塑料瓶、紗布、活性炭、砂石等材料制作簡易濾水器。在操作過程中,支教隊員通過“如何提升過濾效率”“不同材料組合是否影響效果”等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部分小組自主嘗試加厚活性炭層、調整砂石顆粒大小等改良方法,在反復測試中掌握材料裁剪、分層填充等基礎勞動技能。
午后進行的創意延伸環節中,學生們利用廢舊材料完成多項節水裝置制作:飲料瓶改造的雨水收集器被安裝于教學樓屋檐,通過精準鉆孔實現雨水定向收集;麻繩編織的滴灌系統沿花圃鋪設,借助毛細作用完成精準灌溉;四年級學生設計的“兩用蓄水盆”實現生態循環,上層種植的銅錢草可凈化水質,下層儲水則用于教室綠植養護。各成果經現場展示后,由師生共同評選出3項優秀設計。
活動接近尾聲時,學生們有序將自制的濾水器、節水裝置整齊擺放在教學樓前的展示區,不少人駐足查看他人作品,相互交流制作心得。三年級學生將手繪的“校園節水路線圖”貼在“守護承諾墻”的空白處,六年級學生則自發組成“裝置維護小組”,登記下各設備的檢查時間與負責人員,形成持續勞動的監督機制。最后,記者采訪到支教隊長張俊,他表示:“當孩子們發現自己制作的工具能讓花草長得更好,勞動的價值感就會油然而生。那種‘我的雙手能讓世界變得更好’的認知就是勞動教育的種子在發芽。”(完)
作者:王鋼 來源:原創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