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豐富社區學齡兒童暑期生活,播撒樂學向上的種子,7月7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精心策劃并走進鹽城市亭湖區先鋒街道健康路社區,成功開展了以“文化潤心、創意賦能、歷史鑄魂”為主旨的沉浸式公益教學活動。活動強調寓教于樂,通過精心設計的多元化、互動性強課程,構建起大學生志愿者與社區孩童的知識傳遞橋梁,有效激發了孩子們的探索精神與創造能力,收獲了社區居民的高度評價,為社區教育創新提供了富有價值的實踐樣本。
晨光啟智:詩韻筆影,叩啟智慧心扉
清晨的陽光灑落亭湖區健康路社區活動室,孩子們早已滿懷期待靜候開場。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的志愿者們以一場別致的文化之旅拉開序幕——聚焦“詩仙李白”,用鮮活語言講述其仗劍遠游的豪情與傳奇。孩子們沉浸其中,爭相提問,課堂氣氛熱烈。一位小朋友課后由衷感嘆:“詩歌里的世界,比童話書更令人神往!”隨后課堂巧妙過渡至圖畫書《井底之蛙》。當色彩靈動的畫面展開,所有目光瞬間被吸引。面對“青蛙為何不愿躍出深井”的童稚疑問,志愿者并未直接作答,而是引導孩子們化身“故事探險家”,在交流與想象中自主探尋真諦。知識星火既燃,更需游戲活力助燃。緊隨而來的“節奏搶凳”與“智慧數鏈”環節,讓活動室化作歡笑海洋。孩子們在奔跑跳躍中釋放天性,更在緊張的數字反應游戲中錘煉思維。當一名男孩敏捷越過數字“14”并高舉雙臂歡呼時,乘法口訣已悄然融入這份純粹的快樂。
創意涌動:巧思生花,實踐點亮真知
午后時光屬于自由馳騁的想象。藝術創作環節,教師雖展示貓咪與甜筒范例,孩子們筆下卻流淌出獨一無二的奇想:戴禮帽的貓、彩虹漩渦冰淇淋……志愿者深受觸動:守護天然童趣,遠比傳授“標準”技法更為珍貴。課業輔導中,個性化引導處處彰顯智慧。面對除法困惑,教師信手拈來糖果作教具,抽象數理即刻化為可觸可感。“原來數學也能這么好玩!”孩子眼中困惑化作驚喜光芒。語文學習則變身為“自然尋蹤”——為體味課文《夏夜多美》的意境,志愿者帶領孩童步入社區花園,尋覓真實的螢火幽光。當那點靈動綠芒倏忽閃現,文字瞬間被賦予生命,孩子們在日記本上鄭重記下這個充滿發現的傍晚。
紅色印記:星火相傳,歷史潤澤童心
歷史情懷的培育如細雨沁心。圍繞“回首漫漫長征路”主題,志愿者通過深情講述與互動問答,再現紅軍長征的恢弘史詩。孩子們深受感染,紛紛提筆描繪心中的英雄畫卷。一位女孩在畫紙上細膩呈現“紅軍攀越雪山”場景,動情分享:“他們的故事,比任何冒險傳奇都更令人敬佩!”活動尾聲,志愿者們創新設計寫作實踐環節——“夏日蹤跡采集”。孩子們興致盎然地在社區中搜尋季節印記。一名男孩高舉尋獲的碧綠西瓜奔回教室,以此為靈感,文思奔涌寫下三頁長文,字里行間滿溢對生命成長與珍貴的初萌感悟。
余暉寄望:收獲盈懷,星火照見未來
夕陽為活動室鍍上溫暖金邊,依依惜別的時刻來臨。孩子們將親手繪制的圖畫與珍藏貼紙塞進志愿者手中,無言的感激勝過千言萬語。整日活動中,青年學子始終以耐心為舟,以故事和互動為帆,引領孩童遨游知識海洋,在自主探索中點燃持久的學習熱忱。正如家長王女士所言:“孩子回家后仍興奮地復述李白詩篇與長征故事——如此鮮活的教學方式,真正叩響了他們的心門。”此次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的志愿行動,不僅為健康路社區孩童編織了一段絢爛歡愉的夏日記憶,更以其創新教育實踐,為社區教育模式升級提供了寶貴啟示。志愿者們播撒的智慧星火,必將在更多童真心田生根發芽,照亮通往遼闊未來的征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