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浩浩平秋色,風雨幾度憶江南
時間:2025-07-20 20:11:26 關注:
2025年7月2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實踐小隊在無錫市錫山區港下城市書房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鼓勵青少年自發探索科學知識,助力激發青少年求知欲望,加深同學們對知識的印象,拓寬青少年學習視野。
落雨發思,尋根究底
在本次社會實踐的閱讀環節中,同學們都在認真閱讀著各種自己感興趣的讀物。日光還照進了書房的地上,可是隨即一陣陰云蔽日,忽然就下了雨,小朋友們都好奇地探了頭去,注意力完全被外面的天氣所吸引住了。
實踐成員宋沁嶼及時發現了小朋友們的好奇心,及時向他們發問到:“小朋友們,你們很喜歡下雨天嗎?”于是小學生們各自說著自己的想法,有的喜歡下雨天,因為沒有那么悶熱,有的討厭下雨天,因為不能出去玩了。宋沁嶼及時抓住小朋友們的心理,繼續發問:“那你們知道,雨是怎么形成的嗎?”大部分小學生都搖搖頭并不知道,也有小朋友想了想古靈精怪地說著“是雷公電母生氣了”,大家也被他的機靈惹笑了,于是宋沁嶼適時出場解答問題:“其實呢,雨確實是云所形成的。太陽曬到水面上,把水分都蒸發起來到了空氣中,然后水汽越來越多,就在天上集結成為了軟綿綿的云朵,云朵又越積越多,冷了就化成雨降下來了。”小朋友們聽后非常震撼,對云雨等氣象學知識又有了更深的認識。
自然云天,氣象萬千
一個小學生突然發問:“姐姐,龍卷風真的像書上說的那樣可怕嗎?它是怎么形成的呀?”還沒等實踐成員想他解釋,另一個小學生即刻跳起來:“我知道!龍卷風是一種非常強烈的天氣現象,它的破壞力很強。龍卷風的形成通常是因為大氣中存在強烈的不穩定能量和旋轉的氣流。而且,龍卷風的形狀就像一個超級大漏斗,從云層一直延伸到地面呢。”聽了他的一番詳細的解釋后,小朋友們對他大為贊賞,實踐成員宋沁嶼也表揚了他,然后補充到:“雖然龍卷風破壞了很大,但在我國龍卷風相對較少見呢。不過,萬一遇到龍卷風,我們要盡快躲到地下室或者堅固建筑物的內部,遠離窗戶哦。而且,氣象部門會提前預警,大家只要關注天氣預報,就能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啦。”小朋友們點了點頭。
解惑授業,輔助書本
“由于小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理解能力有限,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許多地理方面的疑問,我們作為較早了解更多知識的人,應該幫助小學生解決閱讀科普圖書時的困惑,進一步激發他們對地理科學乃至整個科學領域的熱愛與探索欲望。”實踐成員宋沁嶼表示,“對我而言,這不僅是一次知識傳播的機會,更是一次鍛煉自身教學能力和溝通技巧的寶貴經歷。”
結語:對于實踐小隊的成員來說,這次實踐活動同樣收獲滿滿。在為小學生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成員們不斷回顧和梳理自己的知識體系,將原本晦澀難懂的地理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形象的方式傳授給小學生,這不僅加深了他們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極大地鍛煉了他們的教學能力和溝通技巧。
通訊員 馮梓銘
作者:通訊員馮梓銘 來源:大學生之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