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
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
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
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
2025年暑期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青年學子
奔赴祖國各地開展社會實踐
用實際行動上好社會實踐這門“必修課”
為深入學習關于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紅色故事青年說實踐小組成員于2025年7月份前往河北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進行了參觀,于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的院落里,感受歷史的厚重感以及穿透時空傳遞下來的先賢的精神力量。
追憶紅色會議,在回顧重要決議中感悟革命歲月 成員們首先來到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二中全會舊址,隨著參觀的推進,1949年春的風云似在眼前展開。從工作中心轉移的深謀遠慮,到“兩個務必”對自我的清醒約束,先輩們于勝利前夜,不用鮮花掌聲裝點,卻以對使命的執著、對初心的堅守,為“趕考”之路錨定方向。那些質樸規定里,藏著刀刃向內的自律,讓成員們真切觸摸到穿越時空的清醒——勝利從不是奮斗的終點,而是以更謙遜姿態、更堅定步伐,奔赴為人民謀幸福的新征程,這份精神,當是永遠緊握的接力棒。
閱歷紅色寶藏,在參觀紅色遺物中發現奮斗情懷 成員們來到展柜——老舊長槍與紅綢大刀靜靜陳列其中。槍身銹蝕、大刀斑駁,可小組成員知道,它們曾在戰火中呼嘯。西柏坡歲月里,先輩憑這些武器,以寡敵眾、以弱勝強,每道銹痕都是戰斗印記,紅綢殘色藏著熱血信仰,讓大家讀懂革命勝利是拼出來的,艱苦奮斗精神,就凝在這槍炮的過往里。
追尋紅色腳步,在參觀革命舊址中賡續革命血脈 組員們來到了毛澤東同志舊居。毛澤東同志舊居的小院外,土坯墻歷經歲月侵蝕,表面的白灰已斑駁脫落,露出內里粗糙的土坯。夏日里,毛澤東同志就是在這種環境下與其他領導商討軍國大事。沒有舒適的會議室,沒有現代化的通訊設備,就在這露天的環境中,他們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對革命的無限熱忱,為中國革命指明方向。成員們由此深切體會到,“艱苦奮斗”并非空洞的口號,而是融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堅守,是在資源極度匱乏時仍能保持的昂揚斗志。隊員們又來到了朱德同志的舊居。屋內的陳設極其簡單,一張木床,一張書桌,幾把舊椅子。桌上擺放著的筆墨紙硯,雖已陳舊,但仿佛還留存著朱德同志書寫時的溫度。隊員們輕輕觸摸著書桌的邊緣,想象著朱德同志在這里日夜操勞的情景——他在這里思考著戰略布局,為解放全中國的事業殫精竭慮。每一道桌紋,每一處磨損,都是他艱苦奮斗的見證。
重溫作戰謀劃,在了解戰略形勢中體會革命局勢 組員們來到了展示“解放戰爭進入第三年時全國戰略形勢要圖”的地方。巨大的地圖懸掛在墻壁上,上面密密麻麻的標記著各個戰略要點和部隊的行軍路線。隊員們從地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解放戰爭進入第三年時的緊張局勢,各個戰場相互關聯,每一次的戰略部署都關乎著國家的命運。講解員詳細地講述著當時的戰略決策,隊員們仿佛置身于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的智慧和勇氣。他們明白,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精準的戰略布局,才為最終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最后,隊員們來到了中共中央軍委作戰室舊址。這里是決定中國命運的“神經中樞”。屋內的墻壁上掛滿了軍事地圖,桌上放著各種文件和電報。作戰室里的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仿佛主人剛剛離開,隨時會回來繼續指揮戰斗。隊員們靜靜地站在作戰室里,感受著當年那種緊張而又充滿激情的工作氛圍。在這里,無數的作戰指令從這里發出,指揮著千軍萬馬在戰場上奮勇殺敵。每一份文件,每一封電報,都凝聚著革命先輩們的心血和智慧。
這次參觀讓隊員們深刻地認識到了西柏坡精神的內涵,在一次次對于革命遺址的了解中深刻體悟了革命精神,在對歷史的不斷追憶中延續了自己的革命血脈,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社會實踐,也堅定了他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決心。在之后團隊也會不斷追尋更多的紅色故事,在新時代不停續寫紅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