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青銅課進田間!淮師大聯合銅陵博物館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時間:2025-07-17 20:46:26 關注:
2025年3月5日 永泉小鎮文化廣場
71歲的王大爺舉起舊手機掃描展板:“這龍紋銅鏡真的轉起來了!”屏幕上,東漢“龍虎對峙鏡”的鈕座泛起金光,鏡背龍紋游動翻騰。這場由銅陵博物館與淮師大“數字文傳”團打造的流動展覽,用技術擊穿鄉村文化壁壘。
技術下沉:低帶寬里的文物奇跡
針對偏遠村網絡痛點,團隊開發 “口袋博物館” :
離線音頻庫:20個青銅器故事用方言錄制(如西周盉的釀酒功能),存入太陽能藍牙音箱發放至12村;
輕量AR程序(僅28MB):掃碼觸發銅劍鍛造動畫,天門鎮83%村民成功下載;
VR礦洞漫游:淮師大建模還原 金牛洞古礦遺址 ,村民頭戴設備體驗井下開采,首周超600人排隊體驗。
非遺變現:冷門技藝成致富經
在“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犁橋水鎮,非遺課堂火爆:
銅拓畫體驗
村民用宣紙覆壓商代獸面紋模,木槌敲打拓出紋飾,制成文創布袋售價39元/個;
錫合金鑄幣
76歲李奶奶將熔化的錫液(熔點232℃)注入陶范,冷卻后打磨出“仿漢五銖錢”掛飾;
經濟賬:3-6月開課42場,2300名村民參與,非遺訂單總額破5.2萬元。
長效造血:高校-鄉村人才鏈
啟動 “文化火種計劃” 實現自我賦能:
? 志愿者培訓:32名鄉村教師獲認證,編寫《銅陵青銅文化鄉土讀本》(含方言版課文);
? 云端資源庫:共享4K文物影像、AR教案,文化站可遠程更新展陳;
? 產業升級:天門鎮生姜用夔龍紋包裝后,售價提升40%,電商訂單增200%。
未來藍圖
銅陵博物館館長張春宣布:
西聯鎮試點 “5G智慧文化驛站” ,配置全息展柜、AI講解機器人;
淮師大開發 《青銅礦工》游戲 ,玩家化身春秋礦工完成采礦、冶煉任務,首測版10月上線。
作者:周子翔 來源:大學生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