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注入鄉村:大學生暑期基層服務活動在沙窯鄉圓滿落幕
時間:2025-07-10 13:58:13 關注:
七月流火,青春灼灼。7 月 1 日至 7 月 7 日,一支由 6 名大學生組成的實踐團隊深入沙窯鄉,開展了為期 7 天的基層服務活動。此次活動以 “安全守護、環境煥新、溫情敬老、成長賦能” 為核心,通過防溺水宣傳、道路清理、關愛老人等多元化實踐,為鄉村發展注入青春活力,也讓大學生在基層沃土中收獲了成長與蛻變。
筑牢安全防線,守護生命之河
活動伊始,團隊便聚焦 “防溺水安全” 這一鄉村民生關切。前期,隊員們與沙窯鄉政府、村委深度對接,詳細摸排當地水域分布特點及過往安全案例,結合專業知識制作了 50 余份圖文并茂的宣傳海報和 200 本手冊,內容涵蓋溺水危害警示、“六不準” 預防要點及 “黃金 4 分鐘” 自救技巧等實用信息。
7 月 1 日至 2 日,宣傳活動在鄉集市、文化廣場等人群密集區拉開帷幕。隊員們通過 “定點講解 + 入戶走訪 + 校園聯動” 的立體模式,將安全知識送到群眾身邊。在集市宣傳點,大學生們用通俗語言講解真實案例,引得村民駐足聆聽;針對有青少年的家庭,他們逐戶敲門宣傳,提醒家長履行監護責任;若當地有學校,還將開展互動講座,通過情景模擬讓孩子們掌握自救技能。
煥新鄉村顏值,共繪宜居畫卷
鄉村道路是民生路,更是風景線。7 月 3 日至 4 日,團隊轉向環境整治行動,針對沙窯鄉部分道路雜草叢生的問題,開展集中清理。隊員們提前與鄉政府確定清理路段,備齊鐮刀、鋤頭、垃圾袋等工具,分組承包責任區,頂著烈日埋頭作業。
清理過程中,大家小心翼翼避開周邊農作物與綠植,將雜草、雜物分類裝袋,集中運送至指定堆放點,為后續資源化利用(如制作有機肥)做好準備。同時,隊員們不忘向沿途村民宣傳 “門前三包” 理念,倡導共同維護村容村貌。經過兩天奮戰,共清理道路兩側雜草 200 余米,鄉村道路煥然一新,為村民出行營造了整潔安全的環境。
情暖桑榆晚,傳承敬老美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7 月 5 日至 6 日,團隊帶著米、面、油等慰問品,走進沙窯鄉獨居、空巢老人家中。
在老人家中,大學生們分工明確:有的陪老人閑話家常,傾聽鄉村變遷故事;有的幫忙打掃房間、整理衣物;醫學專業的同學還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測量血壓,講解夏季養生知識。75 歲的張奶奶拉著隊員的手說:“孩子們一來,家里熱鬧多了,比過年還開心!” 活動結束后,團隊建立了老人關懷檔案,計劃通過定期電話回訪,將這份溫暖延續下去。
扎根基層沃土,綻放青春芳華
7 月 7 日,實踐進入總結階段。團隊梳理出亮眼數據:防溺水宣傳覆蓋村民 300 余人次,道路清理惠及 2 個自然村,看望老人 12 位。在與沙窯鄉政府、村委的座談會上,鄉干部對大學生們的付出給予高度評價:“這群年輕人用專業和熱情,實實在在解決了鄉村的小難題,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的擔當。”
隊員們也紛紛分享感悟:“第一次深入鄉村才發現,基層工作需要耐心更需要方法。”“幫老人修收音機時,他眼里的光讓我明白了服務的意義。” 活動結束后,團隊制作的實踐推文、短視頻在學校平臺發布,引發師生熱議,為更多大學生參與基層服務提供了借鑒。
此次沙窯鄉實踐活動,既是大學生用知識服務社會的生動實踐,也是一次深刻的 “行走的思政課”。7 天時間里,青春的腳步踏遍鄉村角落,不僅為沙窯鄉帶來了安全守護、環境改善與人文溫暖,更讓大學生在田間地頭讀懂了鄉村振興的內涵,將家國情懷厚植于實踐沃土之中。
作者:豫北醫學院 來源:豫北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