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李美華)
為提升地方特色農產品影響力,助力鄉村振興,7月9日,佛山大學人文學院“薪火之隊”義教組成員在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香山村,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貢柑課。
作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德慶貢柑憑借清甜多汁的口感早已“出圈”——不僅在全國市場占據一席之地,更遠銷港澳及荷蘭、英國、新加坡等海外地區,成為家鄉的一張閃亮名片。然而,這位“明星選手”也面臨著成長的煩惱:品牌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的力道不足,黃龍病的威脅如影隨形,產業化經營水平仍有提升空間,讓其“走得更遠”還需加把勁。正是看到這些挑戰,薪火之隊的隊員們精心策劃了這堂貢柑課,希望為德慶縣特產的發展盡一份力。
課堂上,貢柑圖片成為焦點教具。義教老師廖悅良問及“誰吃過德慶貢柑”時,孩子們紛紛舉手,有人自豪回應:“我家就種貢柑呢!”互動中,孩子們透過圖片重溫熟悉的家鄉味道,經講解進一步認識了這顆“黃金果”。這堂特殊課程,為孩子們心中播下種子:既要懂家鄉的好,更要愛家鄉的寶,讓貢柑的故事在新一代心中延續。


世人熟知楊貴妃與荔枝的典故,讓荔枝名滿天下;而德慶貢柑的栽培史可追溯至唐開元年間,距今已有1300多年,同樣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底蘊。讓這顆“千年貢果”煥發新活力,正是貢柑進課堂的深意——不僅期待孩子們未來為家鄉貢柑發展添磚加瓦,更彰顯了佛山大學人文學院薪火之隊的青年們,以實際行動為“百千萬工程”寫下的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