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科技大學實踐團懷揣著對知識探索的熱忱,踏入神延煤炭西灣露天煤礦,開啟了一場沉浸式的實踐學習之旅。此次行程,實踐團先后深入聯合維修車間、機加車間、礦坑水處理站提升泵間、天然氣鍋爐房,還登上巨型礦用貨車,全方位、深層次感受智慧礦山的生產運營脈絡,在實踐中實現理論與實際的深度融合,收獲頗豐。
登上巨型礦用貨車,無疑是此次實踐之旅中極具沖擊力的環節。當實踐團成員們站在龐大的貨車之上,俯瞰著眼前的礦山設備與場地,強烈的視覺沖擊帶來的是心靈的震撼。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礦用貨車的載重能力、作業流程以及在露天煤礦開采中的關鍵作用。“這輛巨車,如同礦山生產的‘鋼鐵巨獸’,承載著高效開采的重任,其背后是先進技術與強大工業制造能力的支撐。” 工作人員的講解,讓成員們對露天煤礦的開采作業有了更具象的認知,也深刻體會到大型設備在現代礦山生產中的核心地位。
二、車間探秘:工業智慧的具象呈現
實踐團的首站,聚焦于聯合維修車間。踏入車間的瞬間,規整有序的設備布局、嚴謹規范的作業流程,便給成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車間負責人熱情相迎,開啟了一場關于設備 “診療” 知識的講解盛宴:“這里,是礦山設備的‘專屬醫院’,從龐大的礦用卡車到精密的采掘機械,各類設備故障都能在此精準修復,保障礦山生產的高效運轉。” 實踐團成員們如同求知若渴的學子,穿梭于設備之間,近距離觀察維修工人拆解、檢測、組裝部件的每一個環節,并不時拋出疑問,與工人師傅們深入交流。從復雜的機械結構到巧妙的維修原理,從書本上的抽象理論到眼前的實際操作,知識的迷霧逐漸消散,“原本在課本里晦澀難懂的機械知識,此刻在車間里‘活’了起來,親眼見證齒輪傳動、液壓系統維修的過程,才真正領悟到理論應用于實踐的奇妙。” 一位實踐團成員感慨萬千。
緊接著,機加車間的數控設備與精密加工工藝,牢牢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車間內,數控機床高效運轉,火花飛濺間,一個個標準零件精準成型。技術人員詳細闡釋:“礦山設備的定制化零件、維修替換件,大多出自這里。高精度的加工工藝,是保障設備穩定運行的關鍵所在。” 實踐團成員們圍攏在設備旁,仔細觀察加工細節,感受現代工業制造的精度與力量,對礦山設備制造與維護的認知,又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三、環保與能源:綠色礦山的生動實踐
在礦坑水處理站提升泵間,實踐團成員們開啟了對礦山環保工作的探索之旅。站在標識清晰的 “礦坑水處理站提升泵間” 告示牌前,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礦坑水的處理流程:“礦坑水經過一系列專業處理,可實現循環利用,既能減少水資源浪費,又能降低對環境的影響,這是我們踐行綠色礦山理念的重要一環。” 成員們俯瞰著處理池中的水流,認真聆聽講解,深刻認識到礦山企業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與成效,也對綠色發展理念有了更為直觀的理解。
天然氣鍋爐房里,現代化的能源供應設備有序排列。工作人員圍繞天然氣鍋爐的工作原理、能源效率、安全保障等方面展開介紹,實踐團成員們了解到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在礦山生產供熱環節的應用優勢,以及企業為實現能源高效利用、減少污染物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切實感受到智慧礦山在能源管理與環保實踐中的雙重探索。
四、實踐感悟:知識與成長的雙向奔赴
此次西灣露天煤礦之行,于我們而言,是一次知識的溯源之旅,更是一場成長的蛻變歷程。在聯合維修車間與機加車間,理論知識找到了實踐的落點,我們對礦山設備的認知從書本走向現實;在礦坑水處理站提升泵間和天然氣鍋爐房,綠色發展理念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了具體的環保舉措與能源實踐;登上巨型礦用貨車,直觀感受到礦山生產的磅礴力量與先進技術的融合應用。
此次實踐讓我們跳出書本的局限,真切觸摸到智慧礦山的脈搏。在未來的學習與研究中,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深化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探索更多礦山智慧化、綠色化發展的可能,為推動能源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而這場實踐之旅,也將成為我們學術道路與成長歷程中一段珍貴的記憶,激勵著我們在求知與探索的道路上不斷前行,以實踐之筆,書寫屬于新時代學子的奮斗篇章,助力智慧礦山建設邁向新高度,繪就綠色、高效、智慧的礦山發展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