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浙江萬里學院鳳鳴山海暑期實踐隊深入浙江景寧畬族自治縣,探訪網絡文學眾創空間,解碼畬鄉文化“破圈”的創新密碼。
破圈”邏輯:從書齋到千萬屏 眾創空間創始人牛凳向實踐隊揭示了獨特路徑:“我們以‘文學夜話’為原點,通過詩樂夜、主題沙龍等活動層層裂變,最終在大型漫展引爆——讓文學真正走出書齋,融入市集。”他舉例,如爆款游戲《夢三國2》將畬族三公主形象、彩帶紋樣融入游戲皮膚,當杭州少年在游戲中追問“popo仔”寵物來歷時,畬族傳說便隨電競傳入千萬屏幕,“這種傳播效果遠超教科書”。實踐隊由此深刻洞察到“非遺+數字載體”蘊含的巨大傳播張力。
文學夜話:縣城寫作者對話名刊編輯 當晚,實踐隊沉浸式參與了眾創空間第25期“文學夜話”——“邊緣的星火:文學編輯對話縣城寫作”?!段骱冯s志編輯李璐、《文學港》編輯朱夏楠、《野草》編輯趙斐虹三位資深編輯,與眾多景寧本土文學愛好者、寫作者圍爐夜話。“縣城蘊藏著未被充分書寫的真實中國。”編輯們分享了前沿的文學觀察?,F場氣氛熱烈,多位景寧寫作者踴躍提問,聚焦創作困惑與投稿渠道。三位編輯耐心解答,從選題方向到投稿技巧,為扎根基層的創作者提供了寶貴的“投稿指南”和創作激勵。
雙創意涵:小地方孕育大創意 次日,實踐隊還探訪了爆款游戲《黑神話:悟空》的取景地時思寺。從游戲對畬族圖騰的活化利用,到文學夜話對民間創作力量的深度挖掘,景寧的實踐生動證明:小縣城同樣能迸發大創意。通過“網絡文學+”與數字技術的賦能,景寧正以創新思維打通傳統與現代,讓畬鄉文脈在更廣闊的空間“破圈”生長,為民族地區文化雙創提供了充滿活力的“景寧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