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非遺探,青春染藝傳
2025年7月2日,湘約筑夢實踐團成員奔赴湘西板栗村,開展探尋非遺印記與蠟染體驗活動。向蠟染技藝傳承人石杰忠學習扎染和蠟染,并走進扎染工藝基地,沉浸式感受扎染的獨特魅力。上午,成員們來到了板栗村殘疾人之家,蠟染非遺傳承人石杰忠向成員們講述和展示了蠟染技藝的歷史淵源、形式分類、操作方法,成員對蠟染扎染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初步的了解和體會,從而更進一步地感受它獨特的魅力。
(圖1:石杰忠老師展示蠟染技藝)
接著,石杰忠還帶領成員們參觀了他所創辦的“晨暉康復有限公司”,成員們了解到他是如何通過蠟染技藝幫助40多名殘疾人實現就業,真正實現了“文化潤心、就業助人”的目標。談及這些,他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這種責任和擔當不僅體現在石杰忠的個人奮斗中,也體現在他與政府、社會多方協作的實踐中。學生們紛紛表示,這種“多方聯動”的工作方式,值得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借鑒和推廣。下午,成員們來到扎染工藝基地,投身實踐,自己動手制作扎染工藝制品,團隊成員運用折疊、捆扎、纏繞等技法預處理布料。依據設計意圖,精準調控捆扎松緊與纏繞方式,塑造多樣化圖案雛形。經染色、漂洗、拆線等標準化工序,原本單調的白布顯現冰紋、云紋等自然圖案。實踐中,成員們圍繞操作細節積極交流,在實操中深化對非遺技藝的理解。
(圖2:成員們體驗扎染制作)
活動尾聲,團隊成員圍談感悟。成員馮加乘談到:“蠟染扎染讓我真實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傳承非遺不是口號,是親手創作時的專注,更是講好文化故事的責任。”此次湘西板栗村蠟染扎染體驗,是團隊踐行文化傳承的生動實踐。團隊以非遺為橋,讓團隊成員在感受傳統技藝中增強文化自信。未來,團隊將繼續開展更多活動,探索非遺傳承路徑,推動傳統文化傳承與青年成長同頻共振,以青春力量守護非遺根脈,講好中國文化故事。
圖:馮加乘、譚奧林 文:周源嬋、王之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