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西安科技大學“北疆青鋒 能源報國”實踐團在榆林神木神延露天礦的實踐進程步入第二天。這一日,實踐團成員們深度融入能源行業一線,以安全培訓為先導,聚焦露天礦排水與供電系統知識學習,在能源實踐的土壤中扎實深耕,收獲頗豐。
上午,國家能源集團精心組織的上崗安全培訓講座,為實踐團成員們構建起安全生產的知識框架。講座緊扣露天礦作業安全核心,著重強調“上崗前安全教育培訓并考試合格方可上崗”這一硬性準則,明確換崗職工也需重新接受培訓,從制度層面筑牢安全防線 。
講解人員結合露天礦實際,細致闡釋事故定義——在實現生產意圖的行動過程中,突發與意志相悖情況致行動暫停或終止的事件,以及物體打擊、車輛傷害等20類企業事故類型,還有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事故的分級標準。同時,“四不放過”原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的深入解讀,讓成員們清晰認識到安全意識需貫穿職業始終,嚴守《煤礦安全規程》《作業規程》《操作規程》,杜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的“三違”行為,明晰從業者在安全保障中的權利與義務,為后續實踐牢固樹立安全思想屏障。
午后,單位工作人員聚焦露天礦排水與供電兩大關鍵系統,為實踐團開啟專業知識學習窗口。在排水系統講解中,工作人員剖析采坑涌水的多元來源,如巖溶裂隙水的滲透、松散巖類孔隙水的積聚等,隨后詳細闡釋排水系統的構成及水處理全流程——從涌水收集后的沉淀、絮凝,到過濾去除雜質、消毒保障水質,處理后的中水不僅可用于礦區綠化,還能供應園區內凈水企業,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 。
供電系統講解環節,工作人員圍繞供電線路布局、變電站功能及雙電源雙回路的保障機制展開,讓成員們直觀了解能源穩定供應對露天礦生產的關鍵支撐作用,洞察能源生產“動力心臟”的運作邏輯。
實踐過程中,成員們全程專注記錄,踴躍與講解人員互動交流。在參觀智能生產系統展示區時,礦區依托科技實現的智能化管理模式,更是引發成員們對“科技賦能傳統能源產業變革”的熱烈探討,深刻感受到科技驅動下能源行業的升級迭代。
當日的實踐學習,是西安科技大學“北疆青鋒 能源報國”實踐團貼近產業一線的深度探索。安全培訓筑牢職業安全意識根基,系統知識學習解鎖能源生產關鍵環節密碼,為成員們后續實踐推進及未來投身能源領域積累寶貴經驗,更展現出西科學子關注能源發展、踐行報國使命的青春擔當。期待實踐團在后續行程中持續深耕,以青春之姿為能源行業發展注入新活力,書寫更多實踐奮進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