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浙江萬里學院生物與環境學院“青囊畬韻”暑期社會實踐隊走進景寧畬族博物館,開啟了一場沉浸式的畬族文化探秘之旅。這座承載著畬族千年歷史與燦爛文化的博物館,以其獨特的魅力向實踐隊隊員們展現了畬族文化的深厚底蘊。
景寧畬族博物館占地面積5544平方米,建筑面積6265平方米。整體建筑風格極具特色,青瓦土墻,古樸而莊重,遠遠望去,仿佛是一位靜默的老者,在歲月的長河中低語著畬族千年的歷史與故事。館內設有主展廳、5個畬族傳統技藝小木屋和畬族服飾館,各個展館相互呼應,共同構建起一個全面展示畬族文化的立體空間。
博物館的主展廳以畬族民俗特色為核心主題,通過豐富多樣的展陳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畬族的發展史、遷徙與分布、環境與聚居、生產與交換、飲食與服飾、風習與信仰、文化與藝術等內容。一件件精心布置的展品,一段段詳實生動的文字說明,再輔以現代化的多媒體展示手段,將畬族發展歷程中的點點滴滴娓娓道來,讓參觀者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畬族不同時期的生活場景之中。
畬族傳統技藝小木屋更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在這里,實踐隊隊員們近距離領略到了畬藥、陶藝、根雕、銀飾、草鞋等傳統技藝的獨特魅力。每一間小木屋都像是一個微縮的技藝工坊,展示著精湛的制作工藝和精美的作品。
此外,博物館的藏品也十分豐富,藏有畬族各個時代的陶瓷器、傳統服飾、生產工具、玉器、木雕等歷史文物四千余件。這些珍貴的文物不僅是畬族歷史的實物見證,更是畬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載體,它們承載著畬族人民的智慧、情感和記憶,向人們訴說著畬族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生產生活風貌。
實踐隊隊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有序進入畬族博物館參觀。一踏入館內,模擬的畬族村寨、農田、作坊等場景便映入眼簾。這些高度還原的場景,配合逼真的音效和光影效果,讓隊員們仿佛瞬間穿越時空,親身體驗到了畬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勞動場景。在參觀過程中,講解員詳細地為隊員們介紹了畬族的起源發展,以及畬族歌舞、語言和服飾等方面的知識。從畬族古老的傳說故事到獨特的歌舞表演形式,從具有民族特色的語言特點到精美絕倫的服飾文化,講解員生動的講述,將畬族豐富多彩的非遺文化故事一一展現在隊員們面前。
此次沉浸式的參觀體驗,讓實踐隊隊員們對畬族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隊員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參觀,不僅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更深刻感受到了畬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內涵。同時,也更加意識到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未來,他們將積極發揮自身力量,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和推廣畬族文化,為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