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紅色命脈,傳承美麗鄉村——洛陽暑期社會實踐紀實
時間:2025-06-26 19:32:13 關注:
為賡續紅色基因,賦能鄉村振興發展,近日,一支由豫北醫學院仁智書院的黃嘉欣、楊阿訊、趙欣宇、王傲雪、任志淇五名學子組成的實踐團隊奔赴洛陽,開展以“賡續紅色命脈 傳承美麗鄉村”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他們以青春熱忱,探訪紅色遺址、調研美麗鄉村,在行走中感悟革命精神,于實踐里探尋鄉村振興新路徑,讓紅色傳承與鄉村發展同頻共振。
實踐籌備階段,團隊精心謀劃。依據職能,明確調研、宣傳、外聯、后勤等分組,確保分工清晰、職責到人。成員們廣泛收集洛陽紅色文化史料與美麗鄉村建設資料,深入梳理重渡溝村、平樂村等鄉村的產業布局、文化底蘊,系統學習鄉村振興政策文件,為實踐筑牢知識根基。同時,積極對接鄉村村委會,說明實踐計劃,爭取支持配合,敲定走訪時間與行程;準備攝影攝像設備、錄音筆等調研物資,配備急救包等安全保障物品;制定詳盡安全預案,涵蓋交通、飲食、住宿等安全要點,為實踐保駕護航。
6月20日至26日,實踐團隊從洛陽城區出發,深入特色鄉村。在鄉村調研現場,隊員們腳步不停、探索不止。走訪村民時,坐于農家小院,與村民拉家常、問發展,從質樸話語中洞悉鄉村特色產業的成長軌跡,知曉產業壯大面臨的資金、技術、市場等瓶頸;與村干部座談,圍坐會議室,聚焦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守護、文化傳承創新,探討鄉村發展的優勢與不足。參觀紅色文化墻,凝視一幅幅承載歷史的畫面,老黨員講述當年帶領村民戰天斗地、脫貧奮進的奮斗故事,隊員們認真聆聽,從紅色過往里挖掘產業發展的拼搏精神,探尋鄉村振興背后的紅色動力源泉。
紅色遺址探訪中,隊員們走進3 - 5處革命遺跡。觸摸斑駁墻壁,凝視珍貴史料,在歷史的厚重氛圍里,感悟革命先輩的熱血與犧牲。老黨員的深情講述,讓紅色故事鮮活起來,紅色基因也在青年學子心中深深扎根。這些紅色記憶,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成為理解鄉村振興精神內核的橋梁,助力團隊思索紅色文化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的可行路徑。
實踐過程中,宣傳組全程跟進,用鏡頭捕捉鄉村風貌、民俗文化,以文字記錄特色產業發展。隊員們將采集的素材精心打磨,制作成圖文推文,借助新媒體平臺廣泛傳播,為洛陽美麗鄉村宣傳注入青春聲量。
實踐收尾,團隊進入成果整理階段。隊長牽頭匯總各小組工作,梳理實踐流程,總結成果與不足;調研組基于調研數據、訪談內容,撰寫實踐報告,剖析鄉村發展現狀,提出針對性強、切實可行的發展建議,為鄉村產業升級、文化傳承貢獻青春智慧。此次實踐,隊員們的調研能力、溝通協作能力顯著提升,實踐成果獲校內宣傳推廣,還吸引地方媒體關注報道,實現文化傳承、鄉村宣傳與青年成長的有機統一。
安全保障方面,行前開展安全培訓,讓隊員熟知應急處理流程;實踐期間,嚴格執行每日行程報備,選擇正規食宿場所,隨身攜帶急救包與常用藥品,避開危險區域;建立緊急聯絡群,明確應急聯絡方式,遇極端天氣等特殊情況,及時暫停或調整實踐安排,保障隊員安全。面對對接不暢、團隊協作等問題,外聯組提前確認行程、準備備選地點,團隊每日例會同步進度、協調資源,利用線上工具共享任務,確保實踐穩步推進。
此次洛陽暑期社會實踐,是青年學子以實際行動踐行使命的生動縮影。紅色命脈在傳承中熠熠閃光,美麗鄉村在調研里煥發新貌,青春力量正融入鄉村振興與文化傳承的時代浪潮,書寫擔當。未來,期待更多青年投身實踐,讓紅色基因與鄉村發展的融合之路越走越寬。
作者:趙欣宇 來源:豫北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