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安全健康種子,傳遞青春溫暖力量
時間:2025-06-24 23:26:13 關注:
2025年6月13日,豫北醫學院生物制藥與假肢矯形工程專業的12名學生組成社會實踐團隊,迎著夏日的朝陽,滿懷熱忱地走進新鄉市平原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橋北鄉劉庵村,開展了為期7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此次實踐活動圍繞安全教育、健康知識普及與人文關懷,將專業知識與實際行動相結合,為村民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知識與愛心之旅。
活動伊始,團隊聚焦暑期兒童安全重點——防溺水,在劉庵村明道書屋開展了一場生動的防溺水主題宣傳活動。孩子們在家長的陪同下早早聚集,對即將開始的活動充滿期待。團隊成員們通過播放精心剪輯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動畫,迅速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動畫中一個個因疏忽導致的溺水悲劇,讓孩子們深刻認識到私自下水游泳的危險性。隨后,成員們結合黃河的水域情況,詳細講解了防溺水的“六不準”原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貼近生活的例子,讓孩子們牢記在心。
在急救知識講解環節,團隊成員借助專業的人體模型,為孩子們和家長們演示心肺復蘇和海姆立克急救法。“大家看,進行心肺復蘇時,雙手要交疊,用掌根按壓兩乳頭連線中點,垂直向下用力按壓。”成員毛語涵一邊操作,一邊細致地講解每個動作要點。對于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員們通過模擬氣道異物梗阻場景,演示如何正確運用腹部沖擊法進行急救。雖然考慮到孩子們年齡較小,不安排實際操作,但成員們鼓勵孩子們在腦海中模擬操作過程,并通過提問互動的方式,確保大家理解急救知識的關鍵要點。
防溺水宣傳活動結束后,團隊成員分成若干小組,手持內容豐富的用藥安全與假肢矯形知識傳單,走街串巷,深入村民家中進行知識普及,耐心解釋合理用藥的重要性,從藥品的儲存條件、服用劑量到用藥時間等方面進行詳細說明。對于假肢矯形知識,團隊成員針對家中有殘障人士的家庭,介紹假肢的正確使用方法、日常保養技巧以及定期維護的必要性,幫助他們更好地使用輔助器具,提高生活質量。
6月17日上午,團隊成員提著新鮮的雞蛋等慰問品,來到103歲李有漢老人家中。一進門,成員們就被老人矍鑠的精神所感染,大家圍坐在老人身邊,聽老人講述過去的故事,感受歲月的變遷。成員們結合專業知識,為老人和其家人講解適合高齡老人的飲食搭配、起居注意事項以及夏季防暑要點。老人拉著成員們的手,激動地說:“謝謝你們這些孩子,這么關心我,還帶來這么多有用的知識。”
隨后,團隊來到獨臂老人李大叔家。李大叔因意外失去右臂,且患有高血壓,生活中面臨諸多不便。成員們與李大叔親切交談,詳細詢問他的日常生活和身體狀況。針對李大叔的高血壓問題,成員們從飲食、運動、用藥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指導,提醒他要低鹽飲食,適當進行散步等運動,按時服用降壓藥并定期測量血壓。同時,團隊中的假肢矯形專業成員還對李大叔的斷臂進行了仔細檢查以及慰問。
在為期7天的社會實踐中,團隊成員們不畏酷暑,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各項活動中。他們用腳步丈量鄉村土地,用知識傳遞溫暖關懷,將專業所學轉化為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此次實踐活動不僅讓劉庵村的村民們收獲了實用的安全健康知識和貼心的關懷,也讓團隊成員們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和成長。成員景大鵬表示:“通過這次實踐,我深刻體會到將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意義,看到村民們臉上的笑容,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青春在實踐中綻放光彩,責任在行動中得以彰顯。豫北醫學院學子們的此次暑期社會實踐,為劉庵村帶來了知識與溫暖,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與奉獻精神,也為鄉村的安全與健康建設貢獻了青春力量。
作者:張紫凝 來源:豫北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