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摘要
為深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的傳承現狀、挖掘存在的問題與潛在機遇,明晰不同群體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與參與意愿,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開展此次調研,旨在為推動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與創新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二、調研背景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然而,在全球化與現代化進程中,傳統文化的傳承面臨諸多挑戰。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強調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此背景下,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組織此次關于傳統文化傳承現狀的社會實踐調研,期望提升大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與傳承意識,助力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生機。
三、調研內容
不同群體認知度:針對不同年齡段、職業、地域的人群展開調研。對青少年,通過學校實地訪談和線上問卷,了解他們在學校教育中接觸傳統文化課程的頻率與內容,如詩詞背誦、書法繪畫等,以及對傳統文化活動如漢服展示、傳統節日慶典的參與熱情。對于中青年職場人士,以線上問卷和線下座談會結合的方式,詢問他們在工作之余主動參與傳統文化學習或活動的情況,例如是否參加過國學講座、傳統技藝培訓等。針對老年群體,主要通過社區走訪,了解他們對傳統民俗文化的記憶與傳承,像地方戲曲、傳統手工藝制作等。
傳承途徑與問題:調研各類傳統文化傳承途徑的效果,如學校教育、家庭傳承、社會機構推廣等。探究學校在傳統文化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上存在的問題,家庭中長輩對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視程度與方式,以及社會文化機構在組織傳統文化活動時面臨的困難,如資金短缺、專業人才不足等。
創新需求與期望:了解不同群體對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的期望。青少年希望看到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結合,如開發傳統文化主題的電子游戲、動漫作品;中青年期待傳統文化能與現代生活方式深度融合,如傳統服飾的日常化設計、傳統美食的創新營銷;老年群體則希望在保留傳統文化原汁原味的基礎上,借助新媒體平臺擴大傳播范圍。
四、調研總結與體會
此次調研使我們全面認識到傳統文化傳承現狀的復雜性與多樣性。不同群體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與參與度差異明顯,傳承途徑各有優劣,創新需求也豐富多元。在未來的傳統文化傳承工作中,需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傳承體系。學校應優化課程設置,采用趣味性教學方法激發青少年興趣;家庭要強化傳統文化教育意識,言傳身教;社會機構要整合資源,加強合作,解決資金與人才難題。同時,要積極響應各群體的創新期望,運用現代科技與理念,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光彩,真正實現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