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山東大學學生春暉社“平蕪春山”支教隊在錦水街道社區(qū)進行了第五天的支教,當日開展的 “走進詩仙李白” 以及 “中外經(jīng)典電影鑒賞” 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知識盛宴。

在 “走進詩仙李白” 的課程中,胡成凱精心籌備,力求全方位展現(xiàn)李白的風采。課堂伊始,他繪聲繪色地講述李白的生平軼事,輔以精彩的動畫片段;提及李白雖具文人的高傲,卻絕非狂傲,尤其以他對崔顥《黃鶴樓》一詩的態(tài)度為例。胡成凱帶領孩子們齊聲朗誦:“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孩子們朗朗書聲在教室中回蕩。胡成凱向孩子們解釋道,李白面對崔顥這首絕妙好詩,曾擱筆贊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這一典故展現(xiàn)出他作為大詩人對他人佳作的尊重,讓孩子們看到了李白性格中的謙遜一面,對詩仙的認識更加立體。隨后,課程依舊延續(xù)詩歌與動畫結合的方式,當動畫展現(xiàn)出《蜀道難》里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的險峻場景,配合雄渾的朗誦,孩子們再次沉浸其中,驚呼不斷。而詩歌填空問答環(huán)節(jié)更是高潮迭起,孩子們?yōu)榱苏宫F(xiàn)自己對詩歌的理解,紛紛高高舉起小手,踴躍參與,課堂氣氛熱烈非凡。

切換至 “中外經(jīng)典電影鑒賞”課,同樣精彩紛呈。肖屹以時間為軸,為孩子們緩緩揭開電影發(fā)展史的神秘面紗,講述電影從最初的黑白無聲短片如何一步步成長為如今擁有震撼視聽效果的藝術巨制。在講解電影藝術特點時,。肖屹著重對長鏡頭的作用進行解析。通過播放經(jīng)典電影中的長鏡頭片段,如展現(xiàn)自然風光的壯闊遠景長鏡頭,人物情感細膩變化的特寫長鏡頭等,他耐心地向孩子們解釋,長鏡頭能夠不間斷地記錄畫面,讓觀眾仿佛身臨其境,感受角色所處的環(huán)境、情緒的起伏,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屏幕。緊接著,默劇片段的引入為課堂增添了不少歡樂,演員們夸張的肢體動作引得孩子們哄堂大笑,同時也讓他們明白了電影表演的多元性。當播放到《愛樂之城》絢爛奪目的歌舞片段時,教室里瞬間被五彩的光影和動人的旋律填滿,孩子們眼中滿是憧憬與好奇,懵懂卻又投入地聆聽其中蘊含的音樂、感受舞蹈與電影融合的藝術魅力,并不時提出一些天真無邪的問題,現(xiàn)場互動頻繁,氣氛熱烈。


平蕪春山支教隊的這兩場精心打造的課程,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課余生活,更在他們幼小的心靈深處種下了文學與藝術的種子。未來,支教隊將秉持初心,繼續(xù)挖掘更多有趣且富有深度的教學素材,助力這些社區(qū)的孩子們茁壯成長,擁抱廣闊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