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成效,感受諸城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為進一步推動文化、旅游與鄉村發展的深度融合貢獻青春力量,7月26日,信未來·紅途領航青春志愿隊前往諸城市常山風景區、諸城博物館及名人館等地展開一系列實地探訪和體驗。
常山風景區:開展“美麗常山綠色行動”環保活動
常山,是諸城著名的人文歷史景點。信未來·紅途領航青春志愿隊積極投身于綠色環保行動,開展了一場以“美麗常山綠色行動”為主題的環保活動,沿景區道路撿拾垃圾,包括塑料袋、飲料瓶、食品包裝等。此次活動旨在提升景區的環境質量,增強游客和居民的環保意識,共同維護常山的文化景觀和自然生態。
蔡家溝村:鄉村與藝術深度融合走向鄉村振興新征程
蔡家溝村位于常山東麓,近年來,該村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引,深入挖掘自身資源,走出了一條“工商資本投資,文化引領振興”的特色之路。志愿隊前往蔡家溝村通過采訪村民、當地藝術家、參觀蔡家溝藝術試驗場等形式展開調研。一來到蔡家溝村就被巨幅照片墻以及色彩鮮艷的墻繪吸引了,每一個細節都透露著獨特的韻味和生機。
志愿隊沿著干凈的石板路來到了張破工作室,蔡家溝藝術試驗場就是以張破為代表的藝術家群體主導發起的。在工作室有幾位老人拿著畫筆在畫布輕點描繪或捧著瓦片涂涂寫寫。交談中了解到他們都是蔡家溝村的村民,之前零繪畫基礎,來工作室后第一次拿起畫筆,經過張破老師的培訓指導逐漸獨立完成一幅幅作品,村里的很多墻繪都是村民繪制的。繪畫作品不僅可以補貼家用,還能作為展品展示,更是提升了村民們的藝術素養,豐富了晚年生活。
志愿隊繼續深入蔡家溝藝術試驗場,見證了藝術家工作室、美術館、韓三明電影機構等文化設施的崛起。這些設施不僅為藝術家提供了創作空間,也帶動了當地村民的就業與增收。隨后還參觀了東坡酒館、彩虹商店、粗中有細粗糧作坊等門店。這些工作室和門店是對村民的閑置房屋進行租賃改造建成的,不僅保留了原有的田園生活氣息,還具有濃郁藝術氛圍。
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蔡家溝村不僅注重經濟發展,更重視民間文化傳承。村內深度挖掘茂腔、東坡文化資源,建設了古琴館、小人書《虎穴救戰友》系列墻展等文化設施,形成了特色文化遺產品牌。此外,蔡家溝村還通過舉辦鄉村藝術節、農民豐收節等活動,吸引更多游客前來體驗鄉村文化。
諸城古城墻:提升公眾保護意識共筑文化遺產安全
諸城古城墻是沉淀了二千年歷史的城防工事,諸城古城早期曾分為南北二城,兩城之間有城墻相隔,明朝時兩城打通成為一城。隨著城市發展規劃,原有的古城墻一步步拆除,到21世紀僅剩城西南角不到200米的一小段。為保留歷史記憶,諸城市對現存的古城墻遺址進行了修復保存。
志愿者在古城墻對面發放宣傳冊,同時向游客和當地居民普及古城墻歷史及保護知識,提高公眾對古城墻保護的意識。通過此次宣傳冊發放活動,旨在構建一個全社會共同參與古城墻保護的良好氛圍,讓更多人了解文物背后的歷史、關注并參與到文物的保護工作中來,讓中華歷史記憶得以傳承和延續。
諸城博物館及名人館:探尋文物的前世與今生感受文化魅力
信未來·紅途領航青春志愿隊走進諸城博物館,在參觀過程中,志愿者團隊被諸城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獨特的文化所深深吸引,博物館內一件件器皿、書畫、石刻等珍貴文物生動展現了諸城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變遷,讓志愿隊見證了諸城從遠古到現代的輝煌歷程。
本次“三下鄉”活動的最后一站來到諸城名人館。這里匯聚了中國歷史上不同時代的諸城杰出人物,如公冶長、趙明誠、張擇端、劉墉等。詳實的史料、精心的布局記錄他們的生平事跡和卓越貢獻,共同構成了諸城獨特的歷史文化脈絡,讓隊員們深切感受到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人才輩出的盛況。通過參觀,隊員們不僅增長了見識,也增強了文化自信和傳承民族精神的責任感。
通過實地探訪與體驗,信未來·紅途領航青春志愿隊深入了解了文化振興與村鄉村振興融合的生動實踐,也更深切感受到我國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保護和利用文化和自然遺產的重要性。全體隊員紛紛表示將所學、所知轉化為實際行動,為推動鄉村振興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