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各地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農業現代化道路。甘肅淡水三文魚作為當地的高價值水產品,其養殖區域在特定地區具備顯著優勢。然而,傳統銷售模式面臨地域局限、信息不暢等挑戰,制約了當地三文魚產業的進一步發展。7月24日至7月26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學院3名學生組成實踐小隊赴甘肅省隴南市禮縣開展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為探究甘肅三文魚產業發展情況,實踐先后前往當地市場端、消費端、政府機關等地開展調研實踐。
?。ㄕ{查團在市場監督管理局、隴秦供銷公司拍攝)
在禮縣,實踐隊前往白河鎮三文魚直營店和當地海鮮加工規模最大的餐廳開展調研,并與周圍農戶進行深入交流,發現三文魚產業在當地有著完整的產業鏈。同時,為深入剖析三文魚相關產業鏈的發展路徑,實踐隊先后進入三個當地市政部門進行實地調研。在禮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實踐隊與郭五紅副局長交流,學習了當地市場監督規范準則、消費者權益保護職責等基礎知識;在禮縣地方稅務辦事處,實踐隊向相關工作人員了解企業發展對于當地經濟是否具有正向影響。。在禮縣電商中心,實踐隊通過“線上+線下”“直播+現場”的形式,開展了公益售賣三文魚的抖音直播帶貨,通過創新應用直播銷售模式,打破地域壁壘,為當地三文魚產品拓寬銷路,并深入探索電商直播在鄉村振興中的實踐價值,以期為其他農產品銷售模式的轉型升級提供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調查團在禮縣電商中心拍攝)
實踐隊通過此次調研實踐,系統分析了當地三文魚市場需求、競爭格局及消費者偏好,以互聯網直播銷售的實踐探索,為當地三文魚產業開辟了新的發展路徑,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未來,實踐隊將繼續深化實踐、總結經驗、不斷創新,為推動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作出更大貢獻。
劉珂欣/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