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源潤田,稻聽魚說——“青源潤田”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實踐進行時(一)
日前,浙江農林大學園林學院“青源潤田”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赴深入麗水市青田縣方山鄉,就當地發展現狀進行綜合分析,積極設計出一條集研學與旅游于一體的路線,旨在挖掘方山鄉獨特的稻魚共生文化及附生產業,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新的動力。
實踐團隊成員同方山鄉龍現村主任合影。俞星辰 供圖。
實踐團隊采用科學調研方法,對方山鄉現有的農業模式、生態環境、文化資源進行了全面分析,最終確定了一條融教育、旅游、生態保護為一體的綜合研學路線。此路線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和游客對稻魚共生文化的認識和理解,還將激發當地農民對于傳統農耕文化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此路線不僅關注于生態農業與水產養殖的有機結合,更致力于將方山鄉的自然風光與豐富的人文歷史融入研學體驗之中,以此吸引更多學生和游客的到來。

2-團隊成員調研圖。金懌婷 供圖。
此外,實踐團隊還與當地政府、企業以及村民進行了廣泛溝通,共同探討如何通過發展稻魚共生文化附生產業來促進方山鄉經濟的提升。團隊建議,在推廣稻魚共生模式的同時,引入更多高附加值的產品開發和創新營銷策略,以此提高當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團隊成員與村民交流(1)。高卓瑩 供圖。

團隊成員與村民交流(2)。金懌婷 供圖。
現階段,方山鄉的研學旅游及稻魚共生文化附生產業發展潛力得到了進一步挖掘,有望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下一步實踐團隊將進一步精化研學設計方案,以研學產業為主體骨架,串聯其他產業,助力方山鄉產業提升發展,并為其他村落的振興發展提供一定借鑒意義。
文/俞星辰 朱偌彤
圖/金懌婷 高卓瑩 俞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