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發展史上,特別是工業化進程中,曾多次發生過度索取自然資源、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事件,最終釀成慘痛的教訓。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強調“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就是因為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最為基礎的條件,是我國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
滁河是安徽省全椒縣的重要水系,承擔著流域內的水資源供給和生態保護功能。5月23日,長江下游左岸一級支流滁河南京浦口段出現大量死魚死蝦,事發后,省委、省政府責成滁州市迅速采取處置措施,封堵相關污染水體,密切監測水質變化,并積極制定實施水體修復方案。本次污染事件導致全椒境內養殖龍蝦大面積死亡,給養殖戶們帶來巨大損失,也給當地生態環境以及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被稱為“5·22全椒縣滁河水污染事件”。
本小組針對此事件進行實地調研,在流經縣內的上、中、下游全域進行實地考察,并對當地居民進行問卷調研與訪談。
打破砂鍋,追本溯源
7月20日,小組成員到達目標地點,并展開初步的實地考察,重點了解目前滁河流域的水體污染現狀。盡管當地政府曾做出過針對性的修復方案,但目前仍存在水質惡化、污染源多樣、生態破壞等情況,這也增強了小組成員深入調查滁河水體污染問題的決心。
7月21日,小組成員重點調查了安徽省全椒縣滁河流域流經縣內的上游區域,這在水體污染防治中往往是關注的重點。小組成員采取了實地考察、居民訪談兩步走的策略:據實地考察,滁河上游區域相關污染已經大幅減輕,水體不再呈現黑色,異味基本消除,堆積成山的魚蝦尸體也已清理干凈,但水體依然渾濁,沿岸仍可見塑料垃圾、散落煙頭等;通過居民訪談得知,與數月前相比,現在滁河的水質明顯改善,但也只能算是差強人意,這并非完全由“5·22全椒縣滁河水污染事件”所導致,而是近幾年滁河的水質一直存在問題。
7月22日,小組成員在全椒縣水利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對“5·22全椒縣滁河水污染事件”的真相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工作人員聲稱,經初查,在此次污染事件中,位于全椒縣經開區的滁州富信石油助劑有限公司為主要污染來源。5月7日19時50分,該公司倉庫發生火災,導致倉儲的部分甘油、糖蜜連同消防廢水經地表徑流進入附近溝渠、管網。全椒縣通過筑壩截污、抽排等措施,將外泄的污染物集中收集存放并進行無害化處置。5月11日,全椒縣發生約50mm降雨,因尚未清理完畢而殘留在溝渠、管網內的污水進入襄河、滁河,造成部分河段水體渾濁黑臭、溶解氧含量下降,進而導致魚蝦死亡。在發現污染情況后,工作人員立即采取措施,封堵相關污染水體,密切監測水質變化,制定水體修復方案。工作人員反思道,在本次事件中,相關工作人員監管不力,對消防廢水的處理不達標,如果不能真正把滁河污染放在心中,未來一定還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7月23日,小組成員重點調查了安徽省全椒縣滁河流域流經縣內的下游區域,即本次污染事件中污染最嚴重的區域。數月前,下游河水整體呈黑色,并伴有刺鼻的氣味,附近居民的魚塘、田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往年依賴滁河水灌溉的田地都只能從別處運水灌溉。如今,河水已基本恢復清澈,田間的灌溉也重歸正常。在了解相應情況后,政府也給予了受災居民相應的補償,減少了他們的損失。
7月24日,團隊將印刷完成的調查問卷發放給居民填寫,同時也在線上發起相關調查問卷,以求更全面地了解事件。問卷主要涉及滁河受污染的嚴重程度、居民受災情況及事后反應等。據統計,許多居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大多都曾對滁河污染問題向政府提出意見,也通過自身行動踐行了保護滁河水質的理念,包括制止相關不文明行為、及時舉報等。所有居民都希望滁河變得更加澄澈,也希望政府部門可以加大治理滁河的力度。
通過此次對“5·22全椒縣滁河水污染事件”的調研,小組成員深刻體會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以及污染事件發生后政府積極處理的必要性。生態環境保護任重而道遠,每一個人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正如工作人員所言:“只有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維護好生態環境,守護大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