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有著“千年藥鄉”和“中國藥都”的美稱,被中國農學會命名為“中國黃芪之鄉”。隴西盛產310種中藥材,是全國“地道藥材”的重要產區之一。
為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導和幫助學院青年學生深刻認識特色產業在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實踐教育活動中鑄牢信念、砥礪品格、開闊視野,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7月21日-7月28日,蘭州交通大學“中藥惠農,健康同行”暑期實踐團在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開展了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活動,深入了解當地中藥材產業狀況,傳播中醫藥文化,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尋訪文化足跡
凝聚奮進力量
帶著對歷史文化的憧憬和向往,7月22日,實踐團成員來到了李家龍宮。李家龍宮位于隴西縣鞏昌鎮北關廟兒巷,亦稱李氏宗祠,始建于唐初期,為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筆親書“李家龍宮”而名揚海內外?,F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AAAA級旅游景區。在講解員陳小慧的帶領下,實踐團成員參觀了北天第一門、西主殿、南北兩側殿、北殿、過庭、聚賢樓、戍邊樓等建筑,追憶那些燦然奪目的李氏故事,了解清代古建筑基本常識和李氏文化的“前世今生”,加深對李氏族人“情系故里”情懷的理解,種下敬仰祖先、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激起熱愛祖國、保護文物的美好情感。
實踐團成員紛紛表示,李家龍宮的每個建筑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氣息和姓氏文化的積淀。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聆聽“歷史”,觸摸“歷史”,感受“歷史”,用鏡頭語言將這種傳統之美展現出來,努力做傳統文化的愛好者、傳播者和踐行者。
實踐團成員參觀李家龍宮
探索中藥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第一站:調研甘肅省中藥材交易中心
7月23日,實踐團赴享有“千年藥鄉,魅力首陽”美譽的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首陽鎮開展調研活動,探索鄉村振興與中醫藥產業融合發展模式,調研中藥材產品銷售模式,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在政府工作人員和講解員的帶領下,實踐團全體師生走進中藥材交易中心,通過實地走訪和交流訪談等形式,詳細了解了從種子到藥材、從藥材到飲片的全過程銷售模式,深入探討了中藥材產業在鄉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實踐團成員了解到交易中心的中藥材在全國市場的份額占比超過10%,尤其是黃芪、黨參、甘草等中藥材,因其悠久的種植歷史和優異的品質,在市場中占據顯著地位。交易中心以“互聯網+中藥產業+金融服務+現代物流”的服務模式,線上線下齊發力,形成了從源頭到終端的智慧產業供應鏈,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和當地就業,扶持了農民創收,成為了中藥材行業第一品牌交易中心,打造了隴藥品牌。據藥農介紹,近兩年,由于市場供需關系失衡以及人們對健康養生的重視,導致中藥材價格浮動較大。實踐團成員看到整個交易中心采購商客較多,交易氛圍濃厚,在馥郁藥香中真切感受了“藥到隴西最全,儲在隴西才優”的獨特區位優勢,品味了“中國藥都”的品牌底蘊。
實踐團成員前往中藥材交易中心
第二站:訪談首陽村村干部
7月24日,在首陽村村委會,實踐團成員與該村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趙曉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趙書記談到,首陽村素有“千年藥鄉”“天然藥倉”之稱,是“南藥北儲”的首選之地,是黨參、黃芪價格“晴雨表”形成中心,首陽村被農業農村部評為“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十億元鎮超億元村”。
通過與趙書記交流,實踐團成員了解到,近年來,隴西縣首陽鎮主要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振興,在政府各項惠農政策的積極支持下,基于當地資源稟賦,大力發展中藥材、漿水、馬鈴薯等特色產業,特別是中藥材產業,已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同時,通過勞務產業促就業,帶動該村及周邊鄉鎮村民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為當地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隴西縣首陽鎮首陽村的中藥材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戰略成功實踐的一個縮影。通過產業鏈的帶動,首陽村不僅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更是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質量,為鄉村振興探索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成員們也深切感受到了農民脫貧致富的喜悅、鄉村振興的活力和當地經濟發展的勃勃生機。
第三站:調研企業行情模式
7月25日,實踐團前往隴西當地中藥材企業開展調研實踐活動,積極發掘中藥與產業融合發展的廣闊領域與潛在機遇,傳播中醫藥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在隴西鑫盛堂藥業有限公司,實踐團成員從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對隴西中藥材產業發展情況展開了調研,獲取了關于公司銷售行情、銷售方式及銷售量等多個方面的詳細信息,看到了晾曬、切片、篩選、包裝等多種工序的機械設備,詳細了解了中藥材的機械加工工藝,包括藥材的切割、烘干和篩選等環節,每一道工序均展現了傳統醫學與現代科技的融合。公司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不僅通過傳統線下渠道銷售,還積極開拓線上市場,利用電商平臺、自建網站等多種方式滿足消費者需求。同時,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也能提供一些工作崗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就業壓力緊張的問題,減輕了政府的壓力,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實踐團成員在鑫盛堂藥業有限公司進行企業發展方面的學習
實踐團成員們深入學習了中藥的加工儲藏技術,還對中藥產業的經營模式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親身感受到了中藥產業的獨特魅力和無限的潛力,并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關注中藥產業,認同與傳承中醫藥文化,共同推動中藥產業的繁榮與發展,共繪鄉村振興藍圖。
探尋紅色記憶
追憶崢嶸歲月
為了重溫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筑牢理想信念,7月26日,實踐團出發前往中共隴右工委紀念館開展實踐活動。在講解員莫永強的帶領下,實踐團全體成員依次參觀了中共隴右工委紀念館五個展室,觀摩了革命先輩使用過的武器、各種軍事用品、革命烈士遺物等珍貴文物。每一件物品、每一張圖片,都仿佛在訴說著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從早期的中共隴右黨組織、隴渭工委到抗日戰爭,再到解放戰爭的勝利曙光,每一段歷史都凝聚著革命先輩的智慧和勇氣。
實踐團成員重溫了隴西這片紅色熱土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深入學習了隴右黨組織以隴西為根據地和大本營開展革命斗爭的輝煌歷史,感悟了革命先輩們堅守信仰、奮勇向前的革命精神,深刻認識到隴西這片土地所承載的厚重歷史和偉大精神。
實踐團成員參觀中共隴右工委紀念館,重溫隴西革命歷程
走進種植基地
感受產業魅力
7月27日,實踐團于前往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首陽鎮藥圃園及萬畝種植基地開展調研實踐活動,切身體會中草藥種植對于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傳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實踐團成員走進首陽鎮萬畝種植基地,深入了解中藥育苗實驗與種植情況,親身體驗了中藥種植的魅力。成員們直觀了解了藥材的生長環境、周期、功效以及現代化設施栽培和智能水肥管理等提高藥材產量和品質的科技方法,了解到,目前基地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兩千多畝,種植的中藥材主要包括黃芪、甘草、黃芩。中藥材的種植由政府給予育苗、栽培技術,農戶只需要提供勞動力,不需要額外的成本支出,最終種植收入歸農戶所有,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農民的收入,而且,中藥材種子、育苗都是由專業人員精心培育,可以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由此可見,當地政府對于中藥材產業重視程度高,支持力度大,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細。
緊接著,實踐隊走進隴西藥圃園,在實地參觀中感受隴西中藥材產業發展成果,詳細詢問藥圃園規劃建設。園區設有專門的培育大棚以確保溫度的適宜,此外,還有專業的設備及實驗室,便于研究藥材在種植中出現的病蟲害問題。在此培育的中藥材可以推廣到更多的地方進行試驗種植,進而量產,達到規模化生產,從而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通過實地查看,聽取技術人員的專業講解,實踐團成員深入了解了許多道地中草藥,如黨參、黃芩、薄荷、大黃、板藍根等的萌發生長狀態、藥理藥性等,感受了身邊一株株草藥的神奇,感悟了科技賦能中醫藥產業的獨特魅力。
宣傳中藥文化
感受中醫藥韻
7月28日,實踐團前往甘肅省隴西縣文峰鎮康美西部中藥城開展實踐調研,啟發學生深刻理解中醫藥文化的精髓,了解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他們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與熱愛??得栏拭C西部中藥城是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在甘肅省隴西縣出資新建的“50萬噸現代中藥材倉儲物流及交易中心”項目,旨在打造全國重要的中藥材儲備中心和中藥材現貨交易平臺。在李經理的帶領下,實踐團成員依次參觀了公司的中藥材交易區和藥材儲存倉庫。李經理介紹到,,康美甘肅西部中藥城作為西部最大的中藥材倉儲物流及交易中心,對于促進藥業流通、滿足消費需求、規范市場管理、增加就業崗位、提高“隴藥”品牌形象,助推“一帶一路”建設,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大和現實的意義。在調研過程中,實踐團通過藥材實物標本展示詳細了解了中藥特性和隴西中醫藥發展歷程,通過聽取技術人員的專業講解了解了種質標本的制作,優良種質的培養等。
接著,實踐團成員參觀了甘肅中藥博覽園,通過參觀不同的展區的中醫藥文物、原始制作工具、中藥材種子種苗標本等,直觀和全面的了解了傳統中醫藥,學習了中藥材的種類和特性,體會了中藥的無限魅力,深切感受到了中醫藥在當地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實踐團成員參觀康美甘肅西部中藥城和甘肅中藥博覽園
“鄉”約盛夏,遇“踐”青春。此次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對中醫藥文化的深入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對鄉村振興美好愿景的生動實踐。實踐團成員在實踐中詳細了解了中藥材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關鍵作用,深刻感受了隴西中藥產業的蓬勃生機和發展潛力以及發展面臨的復雜性和艱巨性,也一致認為中醫藥學凝結著深邃的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實踐團成員們相信,在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各方的通力合作下,隴西中藥產業定能在國內外市場上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員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關注中藥產業,認同與傳承中醫藥文化,共同推動中藥產業的繁榮與發展,共繪鄉村振興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