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欣怡)2024 年 7 月 10 日,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志愿者懷著對鄉村振興的熱切關注,來到了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謝橋鎮龔集村村委會,與龔集村村支書高兵展開了一場深入的座談,旨在了解鄉村振興戰略在基層的實施情況和龔集村的發展歷程。此次活動為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農村現狀、感受鄉村振興成果的寶貴機會。

圖片來 圖片來自愿者現場拍攝
上午,志愿者們抵達龔集村村委會,受到了村支書高兵的熱情接待。高兵書記對志愿者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對龔集村的基本情況進行了簡要介紹。他提到,龔集村地處潁上縣謝橋鎮,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但在過去,由于經濟發展模式單一,基礎設施薄弱,村民收入水平較低,村莊發展面臨諸多挑戰。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龔集村在產業發展、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圖片來自自愿者現場拍攝
在座談中,高兵書記詳細介紹了龔集村在鄉村振興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舉措。他指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為了推動產業發展,他充分發揮農村集貿市場的輻射、吸納和帶動作用,采用滾動式發展,逐步形成集商貿、生產、生活為一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此方法拓寬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進一步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效益。
除了產業振興,龔集村還在生態宜居方面下足了功夫。高兵書記介紹說,為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龔集村加強了村莊規劃和建設管理,加大了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通過實施道路硬化、路燈安裝、垃圾處理、污水治理等工程,使村莊的面貌煥然一新。同時,龔集村還積極推進農村綠化美化工作,打造了一批美麗宜居的鄉村示范點,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在鄉風文明建設方面,龔集村注重挖掘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著力打造龔集文化大院,挖掘具有龔集特色的民俗精髓。舞龍燈便是龔集家喻戶曉的文化活動之一,舞龍時由十多個人撐龍身,兩人一前一后舞龍頭龍尾,上下翻飛、卷縮盤結、舞出像拍浪戲水、騰云駕霧的花樣來。舞龍燈講究節奏感,鑼鼓家什敲起來,宛如雷鳴、恰是龍吟,才能找到感覺,一旦舞起來,那場面熱鬧喜慶,氣勢磅礴,表達了農民祈盼豐收和吉祥的愿望;舞著龍燈,劃著旱船好熱鬧呀!用竹子、綢布、彩花扎成的旱船,旱船表演多種多樣,有淺船、撬船、頂船、開船、行船等動作,有船幫子、蒿拐子、丑婆子等角色,表演起來熱情奔放,詼諧幽默;龔集還有著“四句推子”戲種的傳說,唱詞通俗易懂,大家都非常愛聽,在當地,大家最喜歡看最愛聽得當數推劇了。它寓教于樂、勸人向善,展現了勞動人民勤勞勇敢的精神風貌,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圖片來自當地村民提供
在聽取了高兵書記的介紹后,志愿者對龔集村在鄉村振興方面所取得的成績表示欽佩和贊賞。他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座談,他們對鄉村振興戰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也更加堅定了他們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的決心。
座談會結束后,志愿者在高兵書記的帶領下,參觀了龔集村的產業基地、生態宜居示范點和文化活動中心。在產業基地,志愿者看到了一片片生機勃勃的果園和養殖場,了解了特色種植和養殖產業的發展情況。在生態宜居示范點,志愿者看到了整潔的村莊道路、漂亮的農家庭院和完善的基礎設施,感受到了農村人居環境的巨大變化。
通過實地參觀和調研,志愿者對龔集村的鄉村振興成果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和認識,并表示,龔集村的發展經驗為其他地區的鄉村振興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參考。志愿者將把這次調研的成果帶回學校,通過撰寫調研報告、舉辦圖片展等方式,向更多的人宣傳龔集村的鄉村振興經驗和成果,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次訪談活動不僅讓志愿者深入了解了鄉村振興戰略在基層的實施情況,也讓其在實踐中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關注鄉村振興,投身到鄉村建設的偉大事業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