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秀蕓 李想)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秦水長流”實踐團始于7月11日開展實踐工作,截至目前,已經對小湯河、新開河、石河、大石河、起河、青龍河、洋河等十條河進行了現場調研工作。期間實踐團不僅對河流進行節點取樣,水質檢測,還通過實地的走訪探尋民情,這些河流包括秦皇島市內的,也包括秦皇島各個縣區的河流,通過綜合的考量可以為秦皇島市的水生態進行更全面、更真實的認識。
筑牢生態理念,推動持續發展 水生態系統在城市生態系統中起到關鍵作用,為生物多樣性提供保障,維持生態平衡。并且可以吸收和凈化城市中的污染物,改善空氣質量和水環境質量,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水生態系統還可以調節城市的溫度和濕度,緩解城市熱島效應,降低城市氣溫,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環境。水生態系統可以為城市提供可持續的水資源,保障城市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檢測河流水質,挖掘生態問題 為深入挖掘秦皇島市水生態系統的主要問題,實踐團奔赴在秦皇島各個區域的流域對水資源進行節點的采樣并利用專用的水質檢測設備進行數據的統計。實踐團對各個河流水質的含氧量、含氨氮量、溶解氧百分比、pH值和水溫等數據進行了檢測,并繪制表格整理,深入對比河流之間的問題從而發掘突出問題。實踐團通過總結,也發現河流的水質與其使用性質、地理位置、人文狀況等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同樣也將問題進行整理并商討解決方案。后續還會結合數據提出更具體的解決方案和保護建議書。
訪談群眾印象,確定發展方向 實踐團在調研過程中進行了大量的訪談調查,并發放相應的水生態調研問卷,并回收整理了部分有效問卷。深刻的了解到水資源在人文關懷方面同樣不可或缺。無論是釣魚的愛好者還是水邊的游客,都希望河流是清澈見底的,并且河流周圍的建設更加利于河流。實踐團對大家的構想進行總結并通過討論,對幾個河流的重要節點進行規劃,并開展繪制SU模型,期待后續成果的產生。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實踐團的成員們對河流生態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也鍛煉了成員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水資源是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秦皇島市重要的生態資源,保護河流就是保護共同的家園。“秦水長流”實踐團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繼續探索,為河流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