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汽記憶尋訪團采訪張生智陳桂花夫婦:見證時代變遷與個人成長
時間:2024-07-27 00:43:01 關注:
二汽,即第二汽車制造廠,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建設構想最早萌生于1952年,彼時中國經濟正處于恢復期,中央作出了“中國這么大,光一個一汽是不夠的,要建設第二汽車廠”的指示。不同于依靠蘇聯援助和技術的一汽,二汽從一開始就確立了自力更生的原則,致力于研發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材料。作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一部分,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深入探訪了老一輩二汽工人的生活,旨在挖掘并記錄那些承載著中國汽車工業歷史與榮耀的故事。
2024年7月5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二汽記憶尋訪團”采訪了張生智和陳桂花夫婦,這對來自河南省的老一輩二汽工人,他們的人生經歷生動地描繪了從艱苦奮斗到實現自我價值的歷程,同時也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的成長與發展。
張生智和陳桂花夫婦自1970年起響應國家號召,投身于湖北省的汽車工業建設之中。當時,他們在一片荒涼之地開始了新生活,面臨著基礎設施落后、物資短缺等重重困難。然而,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集體的力量,他們不僅克服了種種挑戰,還參與了工廠的產品生產和技術創新。
在采訪中,張生智回憶起最初的日子:“那時候條件很艱苦,但我們有共同的目標,就是把工廠建起來,把車造出來。”陳桂花補充道:“我們每個人都像一家人一樣互相幫助,這種團結精神讓我們能夠一起度過難關。”
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和市場的需要,這對夫婦及其同事成功地進行了職業轉型,從最初的艱苦創業到后來的地方工廠工作,他們親歷了工廠搬遷和技術升級的過程。張生智特別提到了退伍軍人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很多退伍軍人加入到了我們的隊伍中,他們帶來的不僅是軍事紀律,還有面對困難不退縮的精神。”
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進步和創新推動了工廠的發展,工人們不得不學習新的技能以適應變化。“我們不斷學習新技術,雖然有時候會感到壓力很大,但這也是成長的一部分。”陳桂花說道。
在二汽記憶尋訪團的鼓勵下,張生智和陳桂花夫婦拿出了一件件承載著歲月痕跡的舊照片和其他紀念品,與尋訪團成員們分享了那段難忘的經歷。這些物品不僅記錄了他們的個人歷史,也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歷程。
張生智先生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他的“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這枚精致璀璨的勛章不僅是對他半個世紀以來忠誠服務黨和人民的認可,更象征著他一生奉獻的價值所在。他深情地說:“這是我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它提醒我曾經走過的路,以及那些和我并肩作戰的同志們的努力。”
張生智和陳桂花的故事不僅體現了個人的成長與奮斗,也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歷程的一個縮影。他們的經歷證明了,在艱苦的條件下,人們可以通過不懈的努力和集體合作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同時也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這次訪談不僅讓尋訪團成員深入了解了二汽與三線建設的歷史,也讓大家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并從中汲取力量,繼續前行。正如張生智所說:“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那份對國家的熱愛和對工作的執著不會改變。”這句話不僅激勵著尋訪團的成員們,也鼓舞著所有聽聞這段歷史的人們,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作者:大學生之聲 來源:大學生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