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領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提高大眾對秧歌(特別是膠州秧歌)的了解和喜愛,“譯”見秧歌實踐隊通過實地調研、采訪傳承人、學習秧歌技藝等方式,深入了解秧歌文化的歷史、傳承現狀和發展前景。隊員們在實踐中收集資料,利用現代媒體與互聯網開展線上宣傳工作,推動實踐成果的傳播,為保護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圖為實踐隊宣傳視頻部分畫面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蓋新穎 供圖
線上宣傳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實地調研和資料收集。實踐隊來到了膠州市青少年宮,對第七代膠州秧歌代表性傳承人李艷老師進行采訪和學習。他們還探訪了膠州秧歌的發源地東小屯村,與村委會委員和村民進行深入交流,了解膠州秧歌的歷史淵源、傳承狀況和發展現狀。實踐過程中,隊員們通過拍攝和錄像記錄下了學習與采訪的過程,為線上宣傳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條件。
線上宣傳的過程中,實踐隊通過制作宣傳片和發布推文等方式,在短視頻平臺、社交媒體上開展了一系列圍繞發揚和傳承膠州秧歌的線上宣傳工作,講述了膠州秧歌的歷史文化和傳承狀況,激發了公眾對秧歌文化的熱愛,吸引更多人參與到保護非遺文化的行列中。
為實踐隊宣傳視頻部分畫面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蓋新穎 供圖
本次線上宣傳工作得到了社交媒體和平臺的廣泛支持,為公眾提供了了解膠州秧歌的途徑,推動了非遺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后續,實踐隊將持續開展秧歌文化宣傳工作,為保護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推動膠州秧歌的繁榮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