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負重前行
2024年7月6日,我們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踏入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這座位于六朝古都南京的紀念館,不僅是對歷史的銘記,更是對遇難同胞的深切緬懷。
一進入紀念館區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座灰白色調、方正莊嚴的建筑,上面赫然寫著“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幾個大字。這一刻,我們的心頓時變得沉重,仿佛能感受到那段歷史所帶來的沉重與悲痛。烈日炎炎下,等待進館的人群排成了長隊,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肅穆與敬畏。
在等待的時間里,我們注意到右側的一組黑色雕塑,它們無聲地講述著侵華日軍的暴行:幼小的孩子被殘忍殺害,年邁的老人仰天長嘆,年輕的妻子遭受蹂躪,丈夫卻無力保護,還有敵機狂轟濫炸之下,兒子牽著顫巍巍的老母逃難的場景。這些雕塑,每一個細節都觸動著我們的心弦,讓人無法不為之動容。
進入紀念館,首先來到的是悼念廣場。一條兩旁布滿鵝卵石的小路,引領著我們走向史料陳列館。迎面而來的是一塊高大突兀的石壁,上面用中英日三國文字鐫刻著“遇難者300000”。這觸目驚心的數字,讓每個進入這里的人都能深刻感受到那段歷史的殘酷與無情。這30萬,僅僅是保守的統計,實際遇難的人數遠不止于此。
走進史料陳列館,一股壓抑的氛圍撲面而來。館內呈平頂半地下墓室形,幽暗的燈光仿佛來自地獄,讓人心情更加沉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日軍攻破南京城的實景展示,照片、影像等資料生動地再現了那段歷史:1937年12月,日軍從上海進逼南京城,國軍浴血抵抗卻未能有效阻擊其進攻。12月13日,日軍攻入南京城,長達六周的大屠殺由此拉開序幕。
在陳列館中,我們目睹了日軍犯下的種種滔天罪行:他們屠殺無辜百姓,強奸婦女,焚燒房屋,無惡不作。館內通過照片、實物、影像、名人信札以及侵華日軍回憶錄等詳實確鑿的史料證據,將這些罪行一一呈現。我們仿佛看到了昔日繁華的金陵勝地淪為人間煉獄,成群的手無寸鐵的百姓被驅趕到長江邊,遭遇機槍瘋狂掃射,鮮血染紅了江面。為了節省子彈,日軍甚至逼迫人們走向“萬人坑”,進行活埋。
最讓我們震撼的是“萬人坑”的現場。透過厚厚的玻璃,我們看到了那些死去的同胞的遺骸,他們相互疊壓,姿態扭曲變形。這些遺骸無聲地訴說著那段歷史的悲慘與殘酷。我仿佛看到了日本鬼子的武器刺入南京同胞的身體,他們含恨死去的情景。這一刻,我們的眼淚都隱隱有些溢出,胸口像被堵住了一樣,心跳驟然加快。
參觀完紀念館后,我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們深刻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國家強大才能避免重蹈覆轍。同時,我們也被那些英勇的國軍將士所感動,他們的照片高懸壁上,他們的名字光耀山河。他們的事跡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后人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奮發圖強。
站在紀念館前的和平廣場上,我們望著那座高30米的和平大鐘和刻有“300000”的大石碑,心中充滿了對遇難同胞的哀悼和對和平的向往。我們深知,只有銘記歷史、不忘國恥,才能更好地前行。我們將把這份沉重的歷史記憶深埋心底,化作前進的動力和奮斗的勇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