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運煤工藝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確保:
技術架構的合理設計:智能運煤系統需要具備煤炭開采空間感知能力、智能分析及決策能力、自動執行能力以及可靠及穩健的運維能力。這四個維度構成了智能化采煤系統的基本架構,確保了系統的全面性和協調性 33。
關鍵技術的突破:包括開采地質環境增強感知技術、智能開采工藝分析決策技術、開采裝備智能化技術、煤礦智能巡檢機器人技術以及開采系統智能運維技術。這些關鍵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有助于提高系統的自適應性、預測性和穩定性 33。
智能決策系統的開發:構建“井下-地面-云端”的多節點數據存儲架構,并制定統一通信協議,便于不同數據系統的接入。同時,開發具有自主學習、迭代優化功能的知識庫系統,以應對自我優化需求 33。
自動執行能力的提高:綜采裝備群需要在生產過程中依照控制決策實現動作精準、穩定、可靠的執行。這需要在自動機構配置、自動化關鍵部件方面繼續加大研究力度 33。
運維數據中心的建立:利用大數據和數據挖掘技術,設計任務調度架構,開發交互式組件,提供數據挖掘服務,建立智能服務平臺,以支持智能開采的運維管理 33。
透明地質模型的應用:通過構建4D-GIS地理信息系統,實現采掘過程、人員、地質等動態信息的自動更新和實時顯示,全面掌控井下生產狀況 34。
智能裝備的創新研發:開發適用于不同地質條件的智能開采成套技術與裝備,如堅硬薄煤層大功率高效智能化開采技術,以及遠程控制智能快速掘進系統 34。
政策和標準的支持:國家政策的支持和行業標準的制定,為智能運煤工藝提供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和規范,推動了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和普及 36。
人才保障和教育培養:鼓勵煤礦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培育煤礦智能化復合型人才,為智能化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36。
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實踐:在實際應用中不斷探索和優化智能運煤工藝,解決技術難題,提升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過上述措施,智能運煤工藝能夠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煤炭生產的效率和經濟效益,推動煤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