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之多才多藝,以美培元一、一筆一劃,寫意人生
實踐團成員在實踐過程中,為患有唐氏綜合征和自閉癥的學生進行了語言訓練課教學。
圖為實踐隊員幫助語言訓練課小朋友學習寫字。高子涵攝
實踐隊員打破傳統教學方式,采取新穎教學模式,設計課程內容。第一節課中,實踐隊員進行有關主題(例如游樂園,有趣動畫片)的分享,使小朋友們了解相關主題內容,并通過交流引導鼓勵小朋友們積極分享見解。第二節課請小朋友們根據個人分享將其寫成一段文字。寫作過程中,小朋友們遇到不會書寫的字會積極尋求老師的幫助,此時老師則通過筆畫法或構字法等方法幫助孩子們學習寫字。同時,實踐隊員也會關注小朋友們的語句通順程度,一步步指引他們根據語句邏輯調換語序從而促進更好的表達。
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語言訓練課加強了小朋友們彼此之間的溝通交流,同時擴大了他們的認字數量,極大的提高小朋友們的寫字興趣,更好地幫助小朋友們從說和寫兩個方面輸出語言,提高了小朋友們的表達能力。
圖為實踐隊員同語言訓練課小朋友進行主題分享交流。龐竣珂攝
二、一捏一搓,妙趣橫生
為提高特殊兒童的動手能力,培養其專注力,”實踐團隊員為小朋友們開展了生動的手工課。彩泥制作是一種通過自己構思、想象并利用一些簡單工具制作手工作品。它不但可以提高小朋友們的想象力、觀察力和注意力,還可以培養他們認真、耐心、細致和手眼并用的好習慣,同時也可以訓練他們的技能技巧。小朋友們在塑造彩泥造型的過程中,既滿足了觸覺與大腦感覺的結合,同時還可以不斷促進思維能力和智力水平的發展。基于此,實踐隊員以彩泥制作為重心開展手工制作活動。
實踐團隊員高揚和董樂嘉擔任主講老師,郭晶擔任助講老師。這節課中,實踐隊員教導小朋友們自己動手制作五角星和花朵。首先,實踐團隊員為同學們講解了關于五角星和花朵的一些基本知識并向小朋友們示范如何用彩泥制作五角星和花朵。隨后引領指導著小朋友們自己動手制作五角星和花朵。由于手工制作對于特殊兒童有一定的困難性,實踐隊員對于學習能力不是很強的小朋友們進行耐心幫助,一步步講解做法并進行實際操作協助。小朋友們捏、揉、壓、念,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每個人都捏出了自己滿意的作品。
此次手工制作,培養了小朋友們對橡皮泥制作的興趣,更提高了小朋友們的動手能力,小朋友們從中也收獲了許多樂趣。
圖為實踐隊員和小朋友們做手工。郭曉艷攝
三、一折一疊,栩栩如生
為鍛煉特殊兒童的模仿能力、培養創新思維,實踐團隊員高子涵、龐竣珂配合老師,為小朋友們開展了一節生動有趣的折紙課。
實踐隊員首先進行折紙教學,隨后耐心講解每步步驟,小朋友們模仿隊員的折紙方法進行折紙。由于折紙制作程序復雜,實踐隊員進行積極引導、耐心幫助同學們,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每位小朋友均順利完成折紙制作。同時小朋友們開動腦筋,為自己的小狐貍等折紙作品畫上眼睛和嘴巴。隊員們積極鼓勵小朋友們上臺展示自身作品,并鼓勵其介紹自己作品。小朋友們都大膽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為其他同學分享了自己作品的設計思路。
圖為老師指導小朋友們折紙。高子涵攝
圖為小朋友向隊員們展示自己的作品。高子涵攝
折紙教學既可以鍛煉小朋友們的模仿能力、動手能力,又可以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還可以提高專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可謂一舉多得。同時,社會實踐隊員們學到了很多東西,如提高小朋友們的專注力的辦法、不能提供過多幫助而忽略其自理能力等等,為隊員們獨立開課教學提供經驗。
四、譯心譯意,英語啟蒙
英語是世界的窗口,孩子是世界的未來。在十幾年的求學歷程以及大學學習英語專業經歷中,團隊成員深深感受到了英語啟蒙的重要性,所以實踐團開展了具有專業特色的英語學習角活動。將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將英語帶給那些“來自星星的孩子”。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小朋友們共讀繪本。高揚攝
由于聽障兒童的特殊性,語言相對于這些小朋友們來說具有一定難度,如何讓聽障小朋友們在學好母語的前提下啟蒙英語是實踐團面臨的一大難題。實踐團在活動開展前集思廣益,努力尋找適合特殊兒童學習英語的途徑,最終決定采取共讀英文繪本的方式,給小朋友們營造一個豐富多彩的語言環境。繪本中有著五彩斑斕的色彩以及多種多樣的動物,通過這一寓教于樂的形式激發小朋友們對英語的興趣小火苗,同時在共讀英語繪本之時實踐團成員嘗試用簡單的英語與容易理解的肢體語言和小朋友們嘗試對話,讓小朋友們學習復述聽到的英語句子,敢于主動開口說出自己聽到的。
圖為高子涵與小朋友們開展英語對話。高揚攝
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實踐團將英語帶進了這些小朋友們的世界,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學好專業的決心,小朋友們也收獲了“不一樣的話語”增強了特殊兒童的自信心與溝通能力,同時更是積極響應了當今形勢,讓特殊兒童享受到了教育的平等,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