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后,大學生們的迷茫該如何度過?
時間:2023-06-28 關注:
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往往注意力放在領導甚至上上級考慮的“大事”上,不肯做小事,不愿深入進去。我的建議是,做大事要舉重若輕,做小事要如履薄冰,要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
目前社會上很多人不是為技能提升,而只是為賺錢而努力,這實際上是職業榮譽感在淡化,功利思想在滋長,最終必定導致精神荒蕪、心靈空虛,而且從最實際的角度講,賺錢也少。強化職業榮譽感勢在必行,做強技能才能讓大學生找到心靈歸屬。只有把工作當藝術、當創作的人,才能實現潛能的釋放,最終成就自己。
大學生的迷茫其實也不是中國獨有,在經濟高速發展、文化急劇變革的時代,許多國家的大學生都曾遇到這種迷茫。比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歐美大學生,也曾集體迷茫過、探索過——精神的歸宿在哪里?嬉皮士、性解放等運動,都曾經是一種解決方案,只不過最后都行不通。
但是,以德國、瑞士為代表的一代大學生,最終走出了迷茫。方法很簡單,就是潛心鉆研一門技能,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追求技能的完美、精湛。哪怕是一個小作坊,也搞得很精致;哪怕是一個家族傳承下來的品牌,也追求精細化、個性化。
這種做強技能的價值觀,就是職業榮譽感。在一個良好的社會,只要把本職工作做得近乎完美,就會得到充分尊重,自己也能體驗職業榮譽感與幸福感。追求最出色的技能,不僅讓自己的精神有所追求,同時也能創造價值、奉獻社會,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改變浮躁和短視。全民技能提升之后,必定提升創新的能力,促進變革與發明。
作者:大學生之聲 來源:大學生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