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圖形研究與設計》課程作品
時間:2023-05-21 關注:
前言/preface
《傳統造物研究與設計》是視覺傳達設計系為建設美術學院“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適應新時期教學改革而開設的一門新課程。由于受到教學時間和條件限制,本課程特別針對視傳專業方向開展了為期四周的傳統圖形“再設計”基礎訓練。課程圍繞著中國傳統圖形和裝飾文化的視覺呈現,結合現代設計的基本原理,通過聚焦傳統圖形轉譯的現代性、視覺設計語言的時代性、當代視覺審美的趣味性,嘗試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實現視覺圖式的創新性表達。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強調對中國傳統造型思維和設計語法的深入學習,防止原封不動地照搬“傳統符號”、“傳統圖案”的做法;同時也注意從早期傳統圖形、裝飾紋樣追根溯源,采取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避免完全疏離中國傳統文化而陷入純粹的“形式主義”游戲當中。
本課程大致從傳統設計思維、傳統圖形文化和傳統圖形設計表達三個層面切入教學,研究傳統圖形形態變化的規律,以及在古典美學法則基礎上形成的較為豐富的形態變化。在本案中,我們僅嘗試在傳統圖形“再設計”方面的基礎性探索,在課程末尾簡單加入了“再設計”圖形應用的內容,未能在新媒介、新材料運用等多方面做進一步衍生設計。在教學觀或方法上,主要結合我們學習中國畫的自身特點,盡量采用了“模寫”、“賦彩”、“經營”等傳統概念,甚至創造性地發揮“臨仿”技術;另一方面也悉心觀照“圖形當隨時代”的設計理念,不排斥使用“解構”、“拼貼”、“數碼”等具有后現代主義特征的表現手法。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漸入佳境,借助數字技術展示了多元化的設計作品,增進了對中國傳統造物文化的理解。
趙亞玲
本次課程我運用了傳統圖形“再設計”的基本方法和表現手法,將傳統圖形用現代設計語言進行再設計,使其具有現代藝術審美感,從而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在我此次的設計作品中,分別采取了彩陶紋樣和饕餮紋等紋樣圖形進行二次設計,使其既有它本身的形態又符合現代的審美感。通過本次課程我收獲頗多,特別是思維層面“從無到有”的嘗試,培養了我的思維邏輯能力,也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
陳胎勇
在我的作品中,主要是想通過對傳統紋樣圖形的“再設計”改造,并將其運用到現代設計中,讓圖形更加符合現代審美但又不失傳統藝術的味道。作品采用了獸面紋作為基礎創作,對其進行分析解構,再運用現代數字藝術的表現手法和色彩表現進行“還原”設計,使其不但具有現代感也仍然能讓人歸其本源。通過這次課程學習,我的設計思維和方法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眼界也開闊了許多。
成碟
在本次課程里,我主要是想在傳統圖形的基礎上去實現現代視覺表達的新創作。我想通過發掘傳統文化的閃光之處,去實現現代時尚感與傳統韻味感。在我的設計作品中,“臨仿”了華蓋紋樣設計,模仿華蓋的對稱性、重飾墜落感,讓其與現代抽象圖形進行結合。顏色的選取上較為鮮艷亮麗,借此凸顯當代青春活潑的感覺。
胡歆桐
這次課主要學習了如何把傳統的圖形用現代的設計手法表現出來,讓傳統紋樣圖形煥發新的生機。在我的設計作品中,我將傳統紋樣結構重組,做出時空的縱深感。如將傳統的人物形像Q版化,變成國潮風玩偶胸針,讓作品仍具有古典的內核,但又迎合年輕人對飾品的喜好。這次課讓我學習到了許多運用傳統紋樣的新思路,讓我知道了傳統紋樣同樣也能運用在新潮設計中,使傳統設計更有時代感。
李軍輝
除了從素材方面進行思考,我還在設計思維中找尋靈感,因為創新才是藝術的關鍵。在我的設計作品中,主要采用了青銅器獸面紋為基本元素,通過對傳統圖形元素的提取,運用現代色彩審美趣味,進行拼貼、臨仿等創新設計。在練習過程中,逐漸讓我了解到光是簡單模仿是很難從內心深處打動人的,而應該從設計思維層面對中國傳統紋樣進行深入分析,再設計出符合現代審美的作品。
林雨潔
在我的設計作品中,我以傳統紋樣為基礎,在其本身的基礎上進行“再設計”。我想將傳統紋樣和現代設計感覺相結合,發揮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在“臨仿”傳統紋樣的過程中,我覺得單單在其紋樣的外表上做改變是不夠的,需要深入了解中國文化、歷史和哲學,理解紋樣背后的寓意和象征意義,以及在傳統藝術中的運用方式。
劉楊杰
我的設計靈感來源于原始陶罐上的螺旋紋。在原始螺旋紋為藍本的基礎上,我將原始的圖案簡化概括以后,用現代的藝術表現手法如拼貼、解構的方式表現原始的圖樣。在保留一部分原始紋樣的古樸感上,再使用現代設計構成元素如波點、涂鴉等,創作出同時兼具古樸與現代感的作品。
魯婧
我選用了蛙紋、鳥紋等多種彩陶紋樣進行了“再設計”。在設計過程中,我多次采用了四方連續等傳統手法,還融入了一些現代設計元素和表現手法。如,拼貼設計中我以京劇臉譜為主題,運用打散重構的方式和幾何圖形來表現;在“臨仿”設計中,我找的是敦煌的紋樣和寶相花紋進行臨仿,同時靈活發揮我自己的主觀意識。通過本次課程的學習,我對傳統造物文化有了全新的認識,并且學習了許多傳統與現代的設計手法,受益良多。
梅佳慧
通過這幾周的學習,我漸漸對紋樣的現代設計有了正確的理解。我學到了對傳統紋樣進行提煉和簡化“再設計”的新理念,其次是在借鑒的基礎上優化配色,或是對其中的元素進行結構重組,這些都能讓中式紋樣煥發新鮮的活力。在我的作品中,采用了蝴蝶團花等傳統圖案,注意使其呈現出原有的形態又有現代特征。作品運用了抽象的線條,拼貼手法,加上噪點元素進行設計。本次課程學習了許多將傳統圖形“再設計”方法,讓我對傳統圖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裘紫妍
我從收集的傳統紋樣中提取了基本圖形和顏色,結合現代藝術表現形式,用更年輕化的方式重新進行了設計和編排,設計出符合當代審美需求的紋樣作品。作品在繼承中有了改造,但又不會面目全非,其適應性也有了明顯的提高。通過本次課程我學到了許多傳統文化知識,對于傳統紋樣“再設計”及應用能力也有所提升,對我以后的創作也有幫助。
饒彬彬
我對這次作業的感想有:我從中學到了如何運用傳統的圖形與紋樣去再造一個比較現代的或者說比較當代的圖形,讓傳統圖形迸發出新的魅力。我的作業包括對:早期瓷器圖形打散設計和傳統龍紋的拼貼設計,還有饕餮紋的臨仿設計。通過完成作業的過程,我感受到傳統圖形都有各自的特點,抓住這些特點和現代手法結合起來才能設計出自己的的東西,而不是“對傳統的‘拿來’。”
任雅雯
本次課程,學習了將傳統紋樣或圖形“再設計”的基本方法,要求既保留傳統圖形的設計形式和抽象特征,又能結合現代設計的特點。在我的設計作品中,我采用了鳳鳥紋、魚紋等多種圖形紋樣,用圖形的變化和色彩來體現現代化設計的特色,使之具有傳統和現代兩種設計風格的融合。通過本次課程學習,我更加明白了如何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更好的融入現代化設計,使我受益匪淺。
石宇萱
本次課程我運用了人面魚紋和鳥紋、蛙紋等通過二方或四方連續的方法以及體現現代感的顏色,使傳統圖形具有現代時尚感。利用中國傳統鳳鳥紋結合現代幾何圖形,運用打散重構的方法進行具有現代感創新設計。在設計作品中我通過觀察蝶紋,青銅鳳鳥,敦煌寶相花藻井紋的形式,臨仿原有紋樣及加入現代感元素組成新紋樣。通過這次課程學習,感受中國傳統紋樣的獨特魅力,也認識到中國傳統的藝術文化對現在的設計來說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司莉
在這次課程中,我體會到了傳統紋樣的生命力以及傳統紋樣的美感。在我的作品中主要運用了現代設計的方法,如拼貼、打散、重構、臨仿等,以傳統彩陶紋樣和敦煌藻井紋作為設計基礎,在顏色上運用了低飽和色系搭配。本次課程所傳授的設計方法,為我的課程作業帶來了指導思想。
唐梓薇
從原始陶瓷到傳統紋飾,其精美、巧妙的圖案為我們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設計思路與設計元素。我嘗試著熔鑄“古今”——從古代圖形的智慧與審美中汲取精華,同時體現出現代的設計理念與內涵。我試圖尋求豐富的色彩、創意的圖形,做到既回歸原始,又尋求創新。
汪晨
本次作業我運用了傳統造型的基本方法和表現技法,同時結合現代設計的基本原則對傳統圖形進行了改造,盡量做到現代時尚感與傳統藝術感相統一。在設計作品中,我采用了敦煌紋樣的基本圖形元素,運用拼貼、臨仿等表現手法,呈現敦煌紋樣的“現代式”視覺效果。通過本次課程的學習,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的設計能力與設計思維,收獲頗豐。
汪雅軒
通過對傳統造物的研究,我們對中國傳統紋樣這一藝術形式的內容及特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學會了如何將傳統文化資源與現代表現手法相結合的設計方法,如何分析古人的造物思維,我們該如何進行借鑒與創新,等等。在我的設計作品中,借鑒了蝴蝶紋樣,提取蝴蝶的基本形態,并參考了孟菲斯的設計風格,創造了一點點特別的效果。這次課程讓我領略到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學會了在傳統中如何進行創新。
向上滑動閱覽
魏彤
在我的設計作品中,運用了原始彩陶的太陽紋樣、人面魚紋和鳥紋圖案形成的漩渦紋等元素。通過適合紋樣、二方連續等方式,結合比較能體現現代感的顏色“再設計”出新的、更具現代感的紋樣圖形。此外,還運用了中國傳統鳳鳥紋、蝴蝶紋和龍紋的圖案,結合現代幾何圖形,運用打散重構的方法;或者臨仿原有紋樣的形式,重新加入現代元素、流行色彩等進行創新設計,我感覺整體的視覺效果還不錯。
肖玟
在作品中我運用了傳統圖形的顏色和形態結構,融合現代設計思維,使得作品不僅保留了傳統韻味,同時又散發出時尚感。通過采用傳統圖形的元素,我打造了一個獨特的視覺效果,讓人聯想到充滿歷史氣息的文化遺產。而通過現代繪畫方式的加入,使我的作品更具現代感,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在學習過程中,我的審美眼界得到了拓展,對于美感的理解和把握也更加深入,為自己的設計水平提升注入了新的動力。
向上滑動閱覽
肖如愿
在本次課程中,我嘗試將傳統圖形與現代設計手法相結合,通過打散、重構、抽象等手法進行再設計,使其更具現代感又不失傳統韻味。這一過程讓我更好地了解了設計的本質和思考方式,培養了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同時在設計思維上也得到了提升。
許鵬鴻
我以中國傳統紋樣為基本元素,從原始抽象的彩陶紋樣,到具象的風箏紋樣進行提取并再設計。運用拼貼、打散重構的方式,融入現當代符號、圖形,并做出相關的創意產品,讓其展現了中華文化在現代社會的獨特魅力。通過課程學習,我了解到在現如今各種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會的今天,我們更應該珍視、了解、挖掘中國的傳統文化,尋找符合具有東方視覺文化的表現形式進行創新設計。
向上滑動閱覽
展藝鴻
在此次課程中,我感受到了傳統圖案蘊含的生命力和節奏感,深刻體會到了傳統文化以及傳統圖案的魅力。在作品設計中,我選取了敦煌圖案和一些傳統刺繡的圖案,以蝴蝶和梅花等為基礎設計出新的圖形,在保留了一些傳統元素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作品既保留了傳統文化的內涵,又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張心如
我從傳統漩渦紋樣、圈紋、魚紋等紋樣中精煉提取元素,對其組合嘗試和結構分析,采用了變化與統一、節奏和韻律等形式法則進行設計;在色彩上使用較高飽和度的顏色,在保留傳統藝術感的同時體現出現代感。從傳統中融入“再設計”理念,讓我在鍛煉創新思維的同時也培養了觀察細節的習慣,以及加強了與老師、同學的溝通能力。
向上滑動閱覽
張型飛
在學習傳統造物設計課程中,我深刻認識到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結合能夠形成更具時代感和創新性的作品。通過將古代紋樣進行現代設計、臨仿設計、拆分組合設計,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紋樣設計中的構成要素,如對稱、規則、形狀等。在實踐中,我學會了如何運用不同的設計工具和技巧掌握紋樣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同時,我也萌發了更多的創意和靈感,深刻體會到設計師對于文化傳承和創新的責任和使命。
鐘婷婷
我根據紋樣的不同特點,自由配色并運用幾何化方式自由拼貼,打破傳統紋樣中心化的特點,注重在借鑒傳統紋樣的設計骨架上設計更具現代美感的紋樣。通過此次課程學習使我更加了解傳統工藝及造物思想,學會了如何將古人的智慧傳承到我們當代的設計創作中,而不是一味的復制粘貼。
郭駿
本次課程我完成了三次傳統造物研究和設計練習:首先我選擇了仰韶彩陶紋樣進行“再設計”,盡可能地保留其原始彩陶紋樣獨有的美感;其次是傳統圖形的拼貼設計,我以傳統圖形八卦進行了拼貼設計,分別展現崩壞、廢墟、空間三個主題;最后是對傳統紋樣的臨仿設計,我選擇對青銅器獸紋進行臨仿,賦予傳統紋樣的現代氣息。
朱耘
我的作業結合了傳統紋樣和現代表達方式,碰撞出富有趣味的設計。我將蘊含著均衡、動態美的蝴蝶造型,搭配紋樣設計,尋求視覺上的平衡感。圖形拆解與搭配有著無數的可能性,它們在具備強烈視覺美感的同時也能夠帶來內心的共鳴。我對如何達到視覺上的秩序性、層次感和平衡感的收獲頗多。
胡路平
本次作業我運用傳統圖形再設計的基本方法和表現技法,用現代設計的基本原則對傳統圖形進行了改造,使其又具有現代時尚感與傳統藝術感。在我的設計作品中,采用了紙鳶的基本圖形,想使其呈現出紙鳶的傳統形態又有現代符號特征。通過對傳統圖形和現代設計語法的學習,讓我受益良多。
在傳統造物設計課程上學習了如何用現代的手法表現傳統事物,讓傳統文化重新再生起來。我的作品分別運用敦煌紋樣、梁祝、錦鯉和陶瓷等元素,結合現代圖形設計方法,使傳統文化得以新的形式進入新時代;我們要結合當下探索優秀的傳統造物文化,打造出具有當代中國氣派和中國特色的設計作品。
作者:大學生之聲 來源:大學生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