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09 關注:
來源:大學生之聲
當粵劇遇上普通話,當龍舟文化融入語言課堂,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聲聲不息”推普團隊帶著創意答案來了!這支跨學科團隊將走進佛山白坭鎮小學,用功夫、龍獅、嶺南成藥等文化“活教材”,開啟一場“語言+文化”的雙向奔赴!
一、團隊亮相:專業跨界,為推普注入新活力
為推進“推普活動”助力“百千萬工程”扎實落地,7月7日--12日,廣東財經大學灣區影視產業學院“聲聲不息”實踐團9名隊員在指導老師路軍奉、田豐、鐘妍,帶隊老師周博峰的帶領下走進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白坭中心小學,開展為期五天的推普課程活動,為白坭鎮中心小學學生帶來別開生面的暑期課堂,加強了校園藝術文化建設,豐富了學生暑期學習生活,也是廣東財經大學灣區影視產業學院優秀青年學子深度參與團省委“百千萬工程”的有力舉措。
根據《廣東省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若干措施》及2025年省政府工作報告要求,結合佛山市委“擦亮歷史文化名城品牌”部署,團隊立足前期在佛山的推普經驗,進一步深化“推普+傳統文化”融合實踐,促進國家通用語言普及與嶺南文化傳播。

二、項目亮點:五堂“會說話”的文化課
01功夫文化:一招一式都是“普通話”
02粵劇文化:當“戲腔”遇上“標準音”
03龍獅文化:舞動舌尖上的“獅吼功”
04嶺南成藥文化:舌尖上的“文化密碼”
05龍舟文化:劃出語言的“節奏感
三、志愿篇:暴雨中的“西甲白坭”守護者
在與實踐活動同時進行的西甲白坭足球賽中,團隊成員主動加入競賽組志愿者,暴雨中堅守崗位3小時,完成協助賽事秩序維護、在場外服務隊員和觀眾等的志愿使命。團隊還在11日的比賽當中,用一支《賽龍奪錦》暖場舞蹈,讓比賽活動更加精彩紛呈。

四、深度意義:從語言到文化的“雙向守護”
“我們不止教普通話,更想讓孩子愛上嶺南文化。”
廣東財經大學灣區影視產業學院“聲聲不息”實踐團針對嶺南傳統文化,對普通話的教學方法進行分析,力求讓普通話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迎刃而解。與此同時,團隊還準備了文化教育類特色課程,針對同學們的個性特點排練了精彩的匯報表演,寓教于樂,
讓孩子們在課堂中收獲知識,收獲自信。
《像你這樣的朋友》兒童手勢舞萌力全
開,孩子們用指尖跳動的旋律,演繹友情的溫暖節拍,讓語言教育在律動中‘聲’入人心。
《藍色星球綠色家園》朗誦節目,孩子們用字正腔圓的普通話,深情朗誦詩歌《藍色星球綠色家園》,讓每一個翹舌音都化作守護青山的誓言,每一句停頓都為小河與松鼠留白。推普課堂的‘聲調練習’,在這里成了獻給星球的綠色詩篇!

當同學們用字正腔圓的繞口令演繹嶺南洪拳,孩子們手持快板,以快板節目《洪拳虎娃繞口令》將武術氣勢與普通話訓練完美結合。

情景劇《狼來了》,當經典寓言遇上普通話課堂,孩子們在演繹當中學會"好好說話"!
此外,還有舞蹈《少年有志》、合唱《熊出沒 我還有點小迷糊》和《茍活之重生愛國版》等精彩節目。這些節目的排練不僅為孩子們的普通話學習提供了媒介,也使他們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聲聲"傳薪火,"不息"筑夢行。廣東財經大學灣區影視產業學院"聲聲不息"實踐團以聲為媒,以言為橋,在白坭沃土播撒推普之種,以青春之聲喚醒嶺南文脈的千年回響。團隊之名,既寓"童聲誦經典,鄉音永流傳"的文化堅守,更彰"聲聲相續,代代不息"的傳承之志。 廣財學子誓作嶺南文化的"傳聲筒",既讓推普之花綻放在每冊課本扉頁,更令文化根脈在聲聲傳誦中澎湃如初一只因聲聲不息,方能文脈長青。

來源 廣東財經大學灣區影視產業學院
文記 司馬鈺
攝影 張多瑤
編輯 司馬鈺
校對 左汝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