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盧寧)為深入探究黃梅挑花技藝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現(xiàn)狀,了解其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發(fā)展歷程,湖北經濟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錦繡傳承者”非遺尋脈考察隊于2025年5月24日赴湖北省黃梅縣開啟一場探尋非遺文化之旅,由董冠妮副教授領隊。
“錦繡傳承者”非遺尋脈考察隊首站拜訪挑花國家非遺傳承人石九梅大師,團隊到訪時,石九梅大師正在專注繡制萬福圖。大師展示了黃梅挑花獨特的創(chuàng)作方式 —— 僅用一塊布、一根線、一根針,便能創(chuàng)作出極具對稱性的精美圖案,令人驚嘆不已。在隨后的交流中,石九梅老人及其丈夫為團隊揭開了黃梅挑花的神秘面紗。

石九梅老人熱情地向大家介紹她的作品,每一件繡品都蘊含著獨特的寓意和故事。團隊成員在老人的許可下,親手觸摸這些挑花繡品,指尖傳來的細膩觸感和凹凸紋理,讓人直觀感受到了挑花技藝的精湛。黃梅挑花的紋樣包羅萬象:既有蛇、龍等圖騰,也有八仙過海、黃梅戲等故事場景,甚至融入推牌九等生活趣味。石九梅老人強調:“挑花是‘線的藝術’,更是文化的交融。”

回憶學藝歷程,石九梅老人感慨:“小時候沒電沒燈,全靠家人手把手教。但只要有決心和細心,沒有做不成的事。”她認為,挑花傳承最需要的是“耐心”和“堅守”,“文化不是擺著看的,要一針一線實實在在地繡進生活里。”
此次調研,“錦繡傳承者”非遺尋脈考察隊不僅領略了黃梅挑花精湛的技藝,更感受到非遺文化傳承人的堅守與擔當。黃梅挑花作為國家級非遺,承載著歷史記憶與文化基因,其傳承與發(fā)展需要更多人的關注與參與,讓這一非遺瑰寶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