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春早,灣區潮起。2月10日,由中國建筑學會、華南理工大學主辦,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承辦的“傳承與創新”系列展覽暨學術論壇于廣州市圖書館舉辦。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晉剛,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二級巡視員廖江陵,廣州市天河區副區長黃卓豐、廣州圖書館黨委書記黃廣宇,中國建筑學會理事長修龍,中國科學院院士常青,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何鏡堂、孟建民、莊惟敏,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張利、倪陽、李存東、陳雄,來自政府部門、設計單位的專家及社會公眾近500人參加活動?;顒又辈ノ?萬余人次收看。
晉剛在活動中表示,梁思成先生的大師風范是治學者的表率和教育者的楷模,與其同時期的嶺南建筑開拓者也奠定了嶺南建筑學派和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科的堅實基礎。近年來,由何鏡堂院士、倪陽大師領銜的建筑設計研究院,對學校的建設和發展、華南地區的建筑教育、建筑設計實踐及嶺南建筑風格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廖江陵表示,與會專家一起回望歷史、緬懷大師,發揚梁思成先生及嶺南建筑學派先賢的人文歷史情懷和大國工匠精神,為探索嶺南建筑學派發展道路、開創廣東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匯聚了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修龍對華工設計院在嶺南建筑學派的傳承和創新以及新嶺南建筑設計的探索表達了充分肯定,并指出華工設計院在推動嶺南建筑學派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產學研相結合的創作之路。
張錦秋表示,嶺南建筑是嶺南文化的重要載體,更是嶺南文化的精髓,相信華工設計院及嶺南建筑界同行,一定能實現優秀傳統建筑的可持續傳承與創新,譜寫建筑設計發展的新篇章。
何鏡堂在致辭中表達了對梁思成先生及嶺南建筑學派開拓者們的敬意,追溯了嶺南建筑學派從發端到發展壯大的歷程。他表示,要堅持正確的建筑創作觀,深刻理解建筑創作的本質,努力以文化的積淀、歷史的眼光、辯證的思維和全球的視野,為祖國乃至世界創造新時代的建筑作品。
此次活動包含梁思成先生展、嶺南建筑學派傳承與創新——華工設計院創作實踐展開幕式、“傳承與創新”主旨報告會、“傳承與創新”環境藝術論壇、“走向新嶺南”建筑師論壇等,旨在匯聚院士、大師、業界領軍人物,共話嶺南建筑傳承與創新,在當前廣東省、廣州市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積極探討傳承和發揚嶺南建筑文化,以激發設計的先導和創新引領作用,推動設計服務在廣東省和廣州市住房城鄉建設發展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