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一刀切”政策的典型代表
時間:2023-05-29 關注: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代表提出了“全面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的建議,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一建議的提出,既是出于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權益的保護,也是基于對網絡游戲在青少年中產生的負面影響的擔憂。但是,全面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是否是保護還是流于表面不切實際的”一刀切”,需要進行辯證的分析。
首先,對于未成年人玩網絡游戲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社會上已經有很多關注和討論。一些研究表明,長時間沉迷于網絡游戲可能導致學習成績下降、人際交往能力下降、健康問題等問題。因此,提倡合理游戲,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而且,全面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也可以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在網絡游戲中,未成年人可能會受到網絡暴力、欺凌等行為的傷害,甚至會受到網絡犯罪的侵害。全面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可以減少這類事件的發生,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這也是一種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但是,當我們深層次剖析這一提案后,我們將發現,這一提案僅僅是流于表面,不切實際,幻想一紙文件下達,事情迅速改善的“一刀切”廢案。
首先,何為網絡游戲?就目前較為流行的解釋而言,是指以互聯網為傳輸媒介,以游戲運營商服務器和用戶計算機為處理終端,以游戲客戶端軟件為信息交互窗口,旨在實現娛樂、休閑、交流和取得虛擬成就,具有可持續性的個體性多人在線游戲。從這一定義中我們不難發現,”網絡游戲”這四個字所代表的游戲僅僅是萬千游戲世界的冰山一角,除此之外,游戲還有“單機游戲、手機游戲、街機游戲”多個大類,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單機游戲的市場占有率不可小覷。所以繼這一提案后,會不會有代表提出“全面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單機游戲”呢?
其次,網絡游戲都包含什么?根據分類,網絡游戲還包含了ACT=動作游戲、AVG=冒險游戲、PUZ=益智游戲、CAG=卡?游戲、FTG=格?游戲等等。不說別的,就單拿出益智游戲,一些益智類游戲可以提高未成年人的智力和思維能力,一些教育類游戲可以幫助未成年人學習和成長。想象一下,一個小孩難道連抱著手機在家和朋友在網上下象棋的權利都不該擁有嗎?
最后,我們可曾想過,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的網絡游戲后,未成年人究竟會找到什么替代品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短視頻,作為成年人,我們尚無法真正地擺脫短視頻的束縛,浪費了無數時間在其上,何況是還沒有形成正確價值觀的未成年人呢?還是說再過幾年”全面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短視頻”這樣的提案都能提出了嗎?
綜上所述,全面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既,無可否認是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權益的重要舉措,但要考慮游戲對各年齡段人群的不同需求和作用,制定相應的游戲分類和限制規則。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網絡游戲在未成年人中的重要作用和潛在風險,既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和權益,也允許他們接觸到適合的游戲,讓網絡游戲更好地為人們服務。更希望以后不會出現什么“全面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服務”之類的“一刀切”提案,到時候干脆“全面禁止未成年人出生”罷了。
作者:大學生之聲 來源:大學生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