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皮大學生”走紅網絡,年輕人的健康不能忽視
時間:2023-10-13 17:12:58 關注:
最近,部分互聯網年輕用戶將自己諸如“伸個懶腰,脖子扭了”“過度換氣綜合征”“吃東西太激動導致心率飆升”等讓人哭笑不得的意外與疾病經歷分享到社交媒體平臺上,使得“脆皮大學生”一詞走紅網絡。
雖然“脆皮大學生”一詞在網絡中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大學生群體的一種自我解嘲,但也是對當前青年人身體素質與健康狀況下降這一事實的客觀反映。大學生作為未來祖國建設的“后備軍”和中堅力量,他們的身體與心理健康狀況不容忽視。
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是在一踏入大學校門之后就“變脆”了嗎?事實并非如此,身體機能的下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成的。“脆皮大學生”問題形成的主因在于中小學階段身體損耗的“積重難返”。只是大學階段,這個問題才開始暴露。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學生的就業壓力與學業壓力普遍增大,大部分孩子從小就開始被“雞娃”,注重文化課學習而忽視體育鍛煉,高中階段更是面臨著繁重的學業任務與升學考試的心理負擔。而當邁過高考門檻,長期的高度緊張狀態得到突然松弛,電子產品的使用頻率增加,工作與娛樂都可以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完成,加之熬夜等行為常有,自然會讓大學生的身體不堪重負。
破解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難題,首先必須關注與重視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就近年來青年群體心理問題多發的態勢,也應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做出一定的關照。要通過宣傳手段,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作息習慣和生活方式。要鼓勵體育鍛煉,讓更多學生走出宿舍,去進行戶外活動,擺脫對于電子產品的依賴。根據用進廢退的原則,只有讓大學生動起來,才可以逐步提升體質,避免長久窩在室內,形成“良性循環”。
良好的習慣需要養成,鍛煉出健康的體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解決大學生的“脆皮問題”,也不能僅僅將目光放在大學。要落實中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程,不能只是“走走形式”??梢越⒁惶自谥袑W升學階段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與大學階段合理的健康評測體系,在中學升學階段,緩步將身體健康納入考核范圍,但要避免體育健康測評成為課業之外的又一負擔。
同時,也應該破除高校體質測評中一些不合理的問題。例如平時不強調運動,臨到期末“一考了之”的行為。雖然考試初衷是要讓學生重視身體健康,抽出時間活動,但如果不抓牢課余時間的鍛煉,夯實學生身體基礎,猝然進行長跑等項目“上強度”,反而可能使久不運動的大學生受傷。
總而言之,只有做好醫療保障,關注身心健康,完善體育資源整合,注重生活習慣養成,保證飲食營養均衡,才能使大學生的體質有所提升。當然,大學生群體的身體健康保障養成并非一日之功,只有從多個層面共同推進,多個維度協同發力,互相配合,方能達到理想效果。
大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才有機會在未來的歲月中為祖國和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實現人生價值。清華大學曾經有一句廣為人知的口號“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強健的體魄是事業的基石,保障大學生身體健康既需要相關部門重視,但也離不開個人的習慣養成和自我約束,每個人都是自己身體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唯有“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朝氣蓬勃,他們未來的道路才會走的更加長遠。
作者:大學生之聲 來源:大學生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