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5屆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將達到1222萬,加之2024屆近半數畢業生面臨就業難題的嚴峻形勢,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學生團隊開發的“LEADER班長”平臺,正通過數字化創新手段解決大學生就業及校園服務的難題。該平臺是一個集職業發展、二手交易、生活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系統,目前已在30所高校服務超過10萬名學生,成為青年群體成長道路上的重要伙伴。

在當前就業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驥途助行”系統與500余家企業建立了直接聯系,年均整合超過10萬個兼職和實習崗位。其核心技術“動態興趣圖譜算法”通過分析學生的專業背景、課程表、職業測評等200多個維度的數據,將崗位推薦的準確率提高了40%。2024年的試點數據顯示,使用該平臺的學生平均獲得了3.2個優質實習機會,畢業季的就業率比未使用該平臺的學生高出18個百分點,其中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通過該平臺獲得互聯網企業實習的比例達到了67%。針對實習與學業沖突的問題,系統能夠根據學生的課程表智能推薦兼職時間,在考試月自動減少60%的推薦量,使學業與實踐的平衡率提升了35%。
校園管理中生活服務的碎片化問題一直是一個難點,“LEADER班長”整合了水電費繳納、校園卡充值等12項功能,實現了“一碼通校”。實測數據顯示,學生處理生活事務的效率提升了40%,日均使用時長超過27分鐘。平臺開發的“一鍵報修+進度追蹤”模塊直接對接后勤系統,將報修響應時間從平均48小時縮短至12小時,某高校宿舍漏水問題通過平臺上報后,6小時內便完成了維修,獲得了師生的廣泛好評。
由12名跨專業學生組成的核心團隊,平均年齡22歲,已經獲得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三創賽”校賽一等獎等7項省部級榮譽。CTO方子恒帶領的技術團隊開發的AI定價引擎、極速交易引擎獲得了2項軟件著作權,CEO上官鐘允聯合200余所高校就業指導中心和500余個學生社團,構建了“校園大使-企業HR-校方導師”的三方協作網絡。團隊還將《大學生心理問題對就業影響》等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平臺的職業心理測評功能,累計為2.3萬名學生提供了個性化調適建議。
值得注意的是,平臺創新建立的“校園信用體系”將學信網認證與圖書館借閱記錄、校園繳費行為等數據關聯起來,使交易糾紛率較行業平均水平降低了72%。500余位優秀校友入駐“學長傳承”板塊,分享了超過1.2萬條考研攻略、職場避坑等實戰經驗,形成了從校園到職場的經驗傳遞鏈條。2024年,該團隊入選全國關愛行動“七彩假期”志愿服務優秀團隊,累計向鄉村小學捐贈了1.5萬冊二手教材,將平臺價值擴展至社會公益領域。
在數以百萬計的青年面臨就業挑戰的當下,“LEADER班長”利用青年智慧構建的數字化生態系統,不僅為大學生提供了就業賦能和生活便利,還探索出一條高校、企業、學生三方共贏的人才孵化路徑。據團隊透露,未來三年計劃覆蓋100所高校,助力20萬名大學生實現職業成長,為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基層創新樣本。正如一位使用該平臺的大四學生所言:“從實習推薦到二手書交易,它就像一位貼心的班長,陪伴我們度過大學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