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師范大學學子三下鄉;參觀阜陽博物館,傳承文化,感悟歷史
(通訊員 唐子涵)2024年7月18日,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紅色基因深植八皖,奮進五年再啟新篇”點亮八皖團成員前往安徽省阜陽博物館,開啟了2024年度“點亮八皖”團隊的探索之路。

圖為阜陽博物館大門。唐子涵 供圖
上午九時整,志愿者們在博物館門口集合完畢。志愿者們依次參觀了各個展廳,包括展現阜陽地區從遠古到近現代發展歷程的通史廳,以及專門介紹阜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專題展覽。。從“文明溯源”到“明清風云”,每一處展覽都讓志愿者們對阜陽這片土地的歷史變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參觀過程中,學生們不僅近距離觀看了珍貴的歷史文物,還聆聽了工作人員生動詳盡的講解,對于阜陽地區豐富的歷史背景和文化遺產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特別是對于博物館中展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如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漢代的陶俑等。

圖為阜陽博物館出土的明代銅佛像。 唐子涵 供圖
阜陽市博物館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館藏豐富,涵蓋了十幾個門類的文物,其中還包括大量銅鏡精品。這些銅鏡主要產自漢代,不僅在工藝上達到了高度精湛的水平,還在圖案和銘文上表現出了漢代社會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阜陽市博物館的展品中,包括新莽時期的“井田”銘銅鏡和唐真子飛霜鏡等,這些銅鏡不僅代表了不同歷史時期的鑄造工藝,還展示了當時社會文化的獨特風貌。并且館內還采用現代科技構建了一個diy平臺自由組合鏡子的搭配。

圖為阜陽博物館所展示的銅鏡。 唐子涵 供圖
阜陽市博物館的朝鮮族傳統服飾展覽展示了朝鮮族歷史上的服裝變化,從歷史變遷、類型與裝飾及織布與保存等多方面詳細介紹了朝鮮族的服飾藝術和文化特性。這些展品不僅包括服裝,還有鞋襪、首飾和配飾等。通過實物展示、圖文展板和視頻播放相結合的形式,近距離向觀眾展現了朝鮮族的傳統美學和文化遺產。
圖為阜陽博物館所展覽的朝鮮族服飾。 唐子涵 供圖
在博物館內,志愿者們也參觀了展示阜陽革命歷史的展區。館中的珍貴文物和歷史圖片,如紅軍時期的武器、文件和日用品等,讓大家對阜陽在紅色革命時期的重要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展區內展出的井岡山戰役和阜陽市革命斗爭路線的文字介紹和曾用來與敵人戰斗的槍械與刀刃,讓人深刻地體會到那個時代的艱辛與不易,使人不由得肅然起敬。

圖為阜陽市博物館所展示兵器。 唐子涵 供圖
此次大學生赴阜陽市博物館的參觀活動,不僅是一次文化與歷史的碰撞之旅,更是青年一代對傳統精神與革命精神的致敬和對未來的探索。隨著新時代青年的積極參與和不懈努力,我們相信中華傳統文化和革命斗爭精神將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