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陽光灑落在大地上,萬物生長,生機盎然。我們這群熱情洋溢的大學生志愿者們,投身于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社會貢獻一份微薄力量。短暫的一周時間,我們完成一次有意義、全新的生活體驗的志愿活動,從懷揣著希望到滿載而歸的旅途中,我在志愿活動中收獲的不僅僅是一份珍貴的友誼、一份成長的經驗,更多的是通過切身體驗看到小朋友們純真的笑聲和村民可貴又明亮的笑容。

我們的志愿活動涉及多個方面,包括巢湖市周邊社區問卷調查,“智慧農業進社區”宣講,農業知識問答活動,周邊社區趣味數學支教活動,參觀同大鎮稻蝦產業園和葡萄長廊等。我所去到的第一個地方是崗嶺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這里充滿責任和擔當,遇到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悉心指導,每一位小朋友天真無邪,總是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們剛開始有一些無所適從,不知如何與他們相處,隨著和小朋友們熟悉下來,我們開始主動交流互動。我們也開始認真仔細地進行了輔導作業,熱心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作業上的難題,輔導作業的過程雖然有些坎坷但充滿了歡笑,當我看到小朋友們因為在我們的幫助下解答出題目,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時,我瞬間明白此刻的意義。
在團隊成員的幫助下,我順利進行趣味數學課堂的教學。在課堂上,小朋友們積極活躍,爭先恐后地回答腦筋急轉彎和趣味數學的題目。笑聲也此起彼伏,大家都沉浸在快樂的時光中,彼此間的笑聲和歡樂感染著周圍的一切,充滿整個空間。故事的開始猝不及防,故事的結尾是成長是戀戀不舍。很驚喜,原來支教生活也可以如此快樂;很榮幸,從一名在校學生身份轉變到給小朋友講課的小老師身份的體驗。我感受到這不再是簡單的一次簡單的社會實踐活動,更多的是責任和擔當。我們去的第二站是廬江縣同大鎮,是一個比較偏僻但充滿希望的鄉鎮。在同大鎮相關負責人的帶領下,我們首先來到位于馬河村的“小滿稻夢空間”實踐基地,這是一個集農耕農事觀光體驗、研學實踐教育、水上樂園、水榭民宿及鄉村振興超市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綜合區。通過近距離接觸和了解農產品的制造和生產過程,我深刻體會到智慧農業在鄉村發展中的作用;隨后我們參觀并體驗了“小滿稻夢空間”實踐基地里的農耕農事觀光體驗活動,我體會到智慧農業給農民生活帶來的便捷。

走進同大鎮,深入走進鄉村,了解農村老人和居民的農業生活。我們開展了問卷調查活動,調查的內容包括智慧科技技術的使用、農業信息化服務等相關方面。在與農民的一次次交談中,他們字里行間都流露出對智慧農業發展的欣喜,對鄉村振興的渴望,同時我也看到了鄉村資源的落后與匱乏,讓我明白鄉村振興的重要性。
對于這次參與三下鄉志愿活動對我最大的感悟是它不僅僅是普通的熱愛更多的是使命和擔當。就像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歷史機遇。我們的國家正在走向繁榮富強,我們的民族正在走向偉大復興,我們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當代中國青年要有所作為,就必須投身人民的偉大奮斗。”
當然,在我們這次活動取得豐收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我們的工作中仍存在著諸多不足和做得不夠的地方,如對下鄉的總體認識還不夠深刻,由于缺乏經驗,一些準備工作跟實際的工作有一定差距,一些工作中的細節做得不到位等等。但我們依然相信,有收獲,有經驗,有挫折,有教訓的活動才是一個真正意義的完整的社會實踐活動。作為當代大學生,這也是一份社會責任感,用我們所學的去回饋和給予我們更多的社會。一步一腳印,希望我們的足跡可以遍布社區和鄉村每個角落,讓希望在鄉村中蔓延。我們作為當代青年學生正處于我們國家最好的時代,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