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西南石油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組織研究生前往任四井紀念館,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一批青年學子走出課堂、走進歷史現場,通過實地參觀、與老一輩石油人座談等方式,深刻感悟石油精神的時代內涵,堅定能源報國的理想信念。
隊員抵達紀念館
在任四井紀念館,同學們通過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實物和文獻資料,系統了解了當年石油大會戰的艱苦歷程和重大意義。尤其讓隊員們受益匪淺的是與老石油工人的面對面交流。老一代石油人用質樸的語言回憶了那段艱苦奮斗的歲月,講述了他們如何克服極端困難、為國家石油事業默默奉獻的感人故事,并寄語青年學子要珍惜時代機遇、扎實學好專業、傳承優良作風。
研究生們在參觀和交流中不斷提問、認真記錄,圍繞“新時代如何踐行石油精神”“青年技術人才如何適應一線需求”等話題與老師傅們深入探討。同學們提出,希望紀念館進一步挖掘和展示更多鮮活歷史細節,通過增設講解互動、開展主題講座、組織學生實踐等方式,增強對年輕一代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實踐團隊成員與任四井紀念館合影留念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深化了同學們對石油工業發展史的理解,也提升了大家的專業認同感和使命責任感。一名參與活動的研究生表示:“這次來到任四井,聽老師傅講述當年的故事,使我更加真切地體會到‘苦干實干’‘三老四嚴’的石油精神是如何在實踐中煉成的。這激勵我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腳踏實地,注重實踐,將來為國家的能源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學院帶隊教師表示,“三下鄉”活動是引導學生深入社會、了解行業、堅定信念的重要途徑。未來學院將繼續深化此類實踐育人模式,推動石油精神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培養有理想、有能力、有擔當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
此次任四井之行,不僅是一次專業實踐,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禮。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悟轉化為刻苦學習和科研創新的動力,努力成長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新時代石油人。
???????作者:王柳巖 柴時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