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踐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將非遺文化與時代設計相融合,2025年暑期,“巢湖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赴建平鎮設計黃酒包裝”社會實踐團隊,通過“分散家辦公+線上參與創作”,開展了別樣生動的“三下鄉”社會實踐。來自山東、安徽、江蘇三省的隊員們,利用云端開會、線上工具,為位于皖東南的宣城市郎溪縣的建平鎮黃酒設計了蘊含傳統文化、富有市場活力、充滿生命力的外包裝,以青春之我激活非遺生命力。
分散辦公不散心:云端協作破解地域限制
“人雖然不在一塊兒,但設計思路一直在一塊兒。”團隊負責人陸同學介紹說,由于暑假回鄉原因,9人在聊城、菏澤、合肥、徐州、連云港等地分散開來,但微信群里建成的“云端工作室”迅速有了自己的雛形,每周三五晚上的例會上線,設計組拿出設計方案圖、文化組介紹非遺符號、技術組演示3D模型,一樣不少。
實踐隊員線上討論想法 胡靖怡 攝
成員們從“傳統黃酒包裝如何擊中年輕用戶”開始進行第一次線上頭腦風暴。來自連云港的安同學說:“郎溪黃酒與紹興黃酒齊名,但包裝較為傳統,可以多結合一下郎溪傳統文化元素與國潮的元素進行包裝設計。”全員通過,將設計快速定位到“古風新潮”上,整理公卣青銅器物紋樣、郎溪“跳五猖”、古法釀酒工藝等多種元素作為設計素材。
非遺調研云端行:數字工具激活文化基因
為了探尋郎溪縣建平鎮黃酒的文化底蘊,調研組通過“線下實地走訪+線上查閱史料”雙管齊下,設計組通過查閱黃酒歷史資料了解到黃酒的釀造工藝源遠流長,跨越數千年,市場組通過媒體、線下實地走訪了解到消費者對黃酒包裝的偏好,熱詞是“簡約高級感”“文化故事性”。

實踐隊員在酒廠生產車間參觀 李晴 攝
在此之前,團隊成員來到了建平鎮古南豐酒業,利用手機拍攝傳統酒壇、釀酒器具等老酒窖和酒莊,了解黃酒當地化產生、演變歷程以及當地與黃酒相關的風俗活動,例如封壇祈福等當地風俗活動。經酒廠負責人告知:新產品起泡黃酒即將上市,想打開年輕消費群體市場。負責人通過播放黃酒封壇活動現場視頻,共同觀看。這種傳統的實地調研方式,確保了文化研究全面性。
設計迭代云加速:從草圖到成品的72小時
經過兩個星期的準備工作,進入緊張的設計環節。采用“分模塊制作”的方式,將包裝分解為3D建模、標簽圖形和字體設計、展板制作三個部分。設計團隊主要使用C4D、AI、PS等設計軟件進行圖形繪制。
“原設計是創新傳統新包裝,結果反饋回來‘沒有’現代感,連夜改成扁平風的漫畫風格。”“最后,在終評會上,我們拿出3個方案,A是以清新的‘優雅,安神入睡’,將傳統黃酒以8比特像素風演繹,像素化的茉莉花配數字字體,充滿年輕潮流感,滿足青年消費者微醺低度助眠、健康而新潮的消費需求;B是以傳統及非遺文化為基底,器型融入青銅器中酒器型,瓶身為透亮玻璃材質,瓶體透出黃酒的光亮,瓶身下半部分為金屬杯子,杯蓋上有青銅器上的紋樣;C是以漫畫元素為創意,經典黑白的色調勾勒畫面,復古而新潮。產品標簽名以高飽和度的彩標注,在黑白中跳躍而出,極具視覺張力,彰顯辨識度的同時,又體現出年輕化的品牌調性。”“經過商議,A方案與C方案‘潮感和高級感并存’更近一步到‘褐色玻璃瓶,內里磨砂酒色’。
產文融合云落地:非遺活化助力鄉村振興
7月20日,團隊帶著設計構想與古南豐酒業網上見面。酒廠負責人黃女士認為“新包裝”保留了“郎溪黃酒”的基因,同時又增添了年輕化氣息,打開了銷路。”
這次實踐同時探索了非遺傳承的方式方法。團隊指導老師陳老師和劉老師說:“這次的黃酒包裝設計符合傳統文化與潮流,注重清幽、輕快的產品定位。分布式的云協作突破了地域的隔離,讓團隊更有機會參與鄉村振興??梢岳^續探索,更好地賦能非遺產業化。”
目前團隊將整個設計流程梳理成案例,B站、抖音、小紅書發布、播放量破1萬。“從酒廠到云端,我們用設計連接傳統與現代,這是一個實踐的過程,更是一份青春的文化答卷,一份關于我們文化的答卷。”團隊成員說。
結語
當00后的鼠標點擊聲遇上3000年前的黃酒吟唱,當云端的會議碰到了郎溪建平酒窖,一場跨越千年時間的奇妙聯動,正在奏響非遺傳承與鄉村振興的新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