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農林大學赴泉州市德化縣瓷之以恒課題研究實踐隊懷揣對千年陶瓷文化的向往,走進了被譽為“世界瓷都”心臟的德化陶瓷博物館,開展了一場深刻的文化尋根與創新啟迪之旅。
步入博物館的大門,仿佛穿越了時空隧道。館內系統性的陳列以歷史發展為主線,從新石器時代的印紋陶器,到宋元時期伴隨海上絲綢之路遠播世界的青白瓷,再到明清之際達到藝術巔峰的“中國白”,完整展現了德化陶瓷綿延不絕的燒制歷史與技藝演進。漫步于靜謐的展廳,隊員們無不被德化白瓷“白如雪、潤如玉、薄如紙、聲如磬”的精湛工藝所震撼。無論是古樸典雅、承載著時光重量的古代珍品,還是大膽創新、融合當代美學的現代作品,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匠人的巧思與時代的積淀,讓同學們直觀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與不朽魅力。
德化陶瓷博物館陳列的白瓷藝術品
此外,博物館還使用各種方式重現了德化古窯與宋代海上絲綢之路沉船遺址的歷史現場,生動再現了古代德化窯的爐火熊熊、工匠精心制坯的場景,以及陶瓷經由“海上絲綢之路”揚帆遠航、貿易四海的輝煌歷史,使每一位參觀者得以直觀了解德化陶瓷的原料開采、制作流程與傳播路徑。

講解員向實踐隊講解德化古窯構造及使用方式
實踐隊參觀館內陳列的華光礁1號沉船遺址及展品
此行不僅是歷史的回顧,更是對博物館未來角色的現場思考。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還攜手德化縣文化館,共同舉辦以“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為主題的創新展覽。展覽別出心裁地以“德化白瓷+剪紙藝術”的形式,讓兩種獨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同一個空間內對話與碰撞,創造出既傳統又極具現代視覺沖擊力的藝術效果。這一創新實踐,成為了一個鮮活樣本,讓實踐隊員們深刻體會到:博物館正是那個讓過去與未來對話的文化中樞,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為傳統文化的薪火相傳與生生不息注入了全新活力。
“德化白瓷+剪紙藝術”形式的德化白瓷制作過程剪紙作品展覽
在參觀了德化陶瓷博物館后,實踐隊隊員小陸感慨道:“德化陶瓷的魅力不僅在于其‘白’,更在于其承載的千年匠心與文化交流的使命。在這里,每一件瓷器都在無聲地講述著中國故事,讓人深刻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和開放包容。”

實踐隊在德化陶瓷博物館前合影
據悉,德化陶瓷博物館不僅是展示窗口,更是研究、保護與傳承德化陶瓷文化的重要基地。它通過定期舉辦特展、學術研討會以及陶瓷體驗活動,持續推動著這一千年非遺技藝在新時代的活化與發展。
此次參觀,不僅是一次藝術的熏陶,更是一次文化的尋根之旅。德化陶瓷博物館正以其豐富的館藏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向世界持續傳遞著“中國白”的優雅與自信,見證著千年窯火如何在新世紀繼續煥發出蓬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