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青春與千年窯火相遇,將碰撞出怎樣的文化火花?為探索非遺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傳承路徑,近日,福建農林大學"瓷之以恒"實踐隊深入"世界瓷都"德化,在千年窯火中觸摸陶瓷文脈,以青春力量助推非遺傳承。
窯火映照千年韻,瓷源探尋一脈承
一窯爐火映千年,文脈相傳溯瓷源。實踐隊員們走進月記窯這座"活態歷史博物館",在躍動的窯火中感受德化白瓷綿延千年的文化脈動,探尋"中國白"歷久彌新的傳承密碼。"看火候要像看自己孩子的臉色。"資深窯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德化白瓷"關鍵不在土,而在火候"的技藝真諦。從淘泥、拉坯到施釉、燒制,隊員們感受制作全流程,在汗水中體會"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匠心堅守。
資深窯工在向實踐隊員講解月記窯的構造以及白瓷的制作流程
博物覽勝窺瓷史,非遺碰撞啟新思
想要觸摸一座城市的靈魂,博物館是最好的窗口。實踐隊員們循著千年陶瓷文化的印記走進博物館,通過參觀德化陶瓷史話、現代陶瓷藝術、國際交流等六個主題展廳,隊員們系統了解了德化陶瓷的發展歷程和藝術特色。漫步展廳間,實踐隊員們無不被德化白瓷的精湛工藝所震撼——古樸典雅的古代珍品、創新融合的現代作品,每一件展品都凝聚著匠人的智慧,訴說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實踐隊員參觀德化博物館
此外,聚焦“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主題,博物館還攜手德化文化館,以“德化白瓷+剪紙藝術”的形式開展主題展覽,讓傳統非遺技藝碰撞出新的火花。參觀結束后,實踐隊員們深有感觸:"真正的創新不是顛覆傳統,而是讓傳統文化在當代煥發新生。"
“德化白瓷+剪紙藝術”主題展覽
瓷都智慧化春雨,童趣創意綻新花
從瓷都汲取智慧,向未來傳遞薪火。實踐隊員們將德化之行的文化收獲化作生動課堂。在瓷文化講解環節,實踐隊員以圖文并茂的方式,結合實物展示,詳細解讀了德化白瓷"白如玉,響如磬"的特色,并帶領小朋友們了解了從選土到成器的完整工藝流程;在知識競賽搶答環節,小朋友們積極踴躍參與,在競答中深化了對陶瓷文化的理解;在漢字拆解活動中,隊員們引導小朋友們拆解"瓷""釉"等字,幫助小朋友們在游戲中感悟家鄉瓷文化的獨特魅力;最后的創意設計環節為兒童提供了藝術表達的平臺,他們用畫筆勾勒出心中的陶瓷藝術品,展現出對傳統工藝的獨特理解和創新思考。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實踐隊著力培養孩子們對傳統瓷文化的深厚情感,在幼小的心靈深處播撒下文化傳承的希望火種。
陶瓷設計環節孩子們繪制陶瓷設計圖
實踐隊和小朋友們合影
瓷脈相承,薪火永續。通過本次實踐調研,隊員們深刻認識到:非遺文化的活態傳承,貴在守正創新。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既要當好傳統技藝的"接棒人",更要做好文化傳播的"火炬手",通過創新表達,讓千年瓷藝走進年輕一代的心靈,使老一輩的匠心技藝得以系統傳承,幫助青少年在體驗中建立文化認同。真正實現"瓷藝有人傳、匠心有人承、文脈永不斷"的傳承愿景,讓德化白瓷這一文化瑰寶在代代相傳中永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