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生態環境保護號召,2025年7月13日至17日,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筑夢鄉野"志愿隊7名學生來到亳州市利辛縣五一廣場附近河道,開展為期五天的河道環境清潔志愿服務活動。隊員們通過撿拾垃圾、環保宣傳等實際行動,為改善當地河道環境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7月13日清晨,志愿隊來到五一廣場西側的河道邊。雖然這里風景優美,是市民休閑的好去處,但河岸和淺水區仍能看到不少被丟棄的塑料袋、飲料瓶等垃圾。隊員們戴上手套,拿著夾子和垃圾袋,分成三個小組開始清理工作。

"大家注意安全,不要到水深的地方去。"帶隊隊長詹夢瑤不時提醒著隊員們。雖然天氣炎熱,但同學們干勁十足。有的負責撿拾岸邊的垃圾,有的用長竿網兜打撈水中的漂浮物。經過一上午的努力,隊員們就收集了十幾袋垃圾。在清理過程中,不少晨練的市民被學生們的行動所感動。60多歲的王大爺主動加入幫忙:"這些大學生大老遠來幫我們清理河道,我們本地人更應該愛護自己的環境。"
7月14日,志愿隊在五一廣場設立了宣傳點。他們制作了簡單的展板,向過往市民介紹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隊員們還準備了環保知識問答小游戲,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與。"阿姨,您知道一個塑料瓶在自然環境中要多少年才能分解嗎?"隊員朱曉琳耐心地向一位帶著孩子的母親講解。當聽到"需要400多年"的答案時,這位母親驚訝地說:"以后一定要讓孩子把垃圾扔進垃圾桶。"
除了定點宣傳,隊員們還走進周邊的商鋪和居民區,發放自制的環保宣傳單。在走訪過程中,他們發現一家小吃店的員工習慣將垃圾直接掃入河道,便耐心地勸說,最終店主承諾會改正這一行為。接下來的幾天,志愿隊繼續開展清理工作。他們發現,經過前期的宣傳,河道邊的垃圾明顯減少了。但隊員們并沒有松懈,仍然仔細地檢查每一個角落。

志愿隊與當地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在河道邊安裝了10塊簡易的環保提示牌。"保護河道環境,共建美麗家園"、"垃圾不落地,利辛更美麗"等標語既醒目又溫馨。17日是活動的最后一天。隊員們對五天來的成果進行了統計:共清理河道約1公里,收集各類垃圾200多公斤,向300多位市民進行了環保宣傳。雖然辛苦,但看到變得干凈的河道,大家都感到非常欣慰。
"這次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保護環境不能只靠少數人,需要每個人都參與進來。"隊長張明在總結會上說。隊員許佳慧也表示:"雖然我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但如果每個人都能這樣做,我們的環境一定會越來越好。"

利辛縣環保局工作人員對志愿隊的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大學生們的行動不僅改善了河道環境,更重要的是喚醒了更多市民的環保意識。"
臨別時,志愿隊與當地社區建立了聯系,約定今后將繼續關注這里的河道保護工作。隊員們也表示,回到學校后會把這次活動的經歷和感悟分享給更多同學,讓更多人加入到保護環境的行動中來,一起創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展現新青年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