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似火的夏日,江西理工大學機電稀土實踐聯隊深入吉安市萬安縣符竹村,開展了一場聚焦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環保與安全意識提升的實踐活動,以青春汗水服務鄉村建設。
針對夏日易滋生蚊蟲、影響環境的水體問題,隊員們頭頂烈日,手持打撈網、長柄夾等工具,細致清理村中心池塘水面漂浮的枯葉、塑料袋等雜物,并鏟除池底沉積垃圾。“在池塘邊玩耍要注意安全,必須有大人陪同,不能私自下水游泳。”隊員們在休息間隙,耐心地向圍觀的村民和孩子講解安全要點。
另一組隊員深入主干道、小廣場、房前屋后及排水溝渠,重點清除積存垃圾、雜物和衛生死角。面對溝渠內難以清理的廢棄物,隊員們不怕臟累,俯身作業。村民看到煥然一新的溝渠感慨道:“謝謝同學們下大力氣幫忙,村里清爽多了,蚊蟲也會少些!”隊員們扎實的工作態度和顯著的清理效果,贏得了村民的普遍認可。
環境治理“硬功夫”與生態理念“軟引導”同步推進。實踐隊精心準備了圖文并茂的宣傳材料,圍繞生活垃圾分類、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資源保護等與鄉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進行現場講解和入戶宣傳。隊員小陳在向一位菜農講解時強調:“大娘,像農藥瓶、化肥袋這些農業廢棄物,隨意丟棄會污染土壤和水源,影響咱們的收成和健康。一定要收集好,送到指定的回收點。”
經過共同努力,符竹村的公共區域衛生狀況顯著提升,有效應對了夏日環境挑戰。村干部在總結時肯定道:“江西理工大學的同學們頂著酷暑,不僅幫我們改善了池塘和環境衛生,更普及了實用的環保和安全知識,提升了村民夏季防護意識。這種行動對我們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治理很有幫助。”
此次符竹村之行,機電稀土實踐聯隊的青年學子們以汗水澆灌鄉土,用行動詮釋擔當。他們不僅為村莊拂去了夏日的塵垢,更在村民心中播下了環保與安全的種子,為符竹村人居環境提升和鄉村治理注入了鮮活的青春動能,生動書寫了新時代大學生服務鄉村振興的質樸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