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江尋初心
發布時間:2025-08-19 關注:
來源:張宜聰
“緬懷先烈”三下鄉隊伍渡江戰役紀念館之行 汲取前行力量
1949年,渡江戰役的炮聲劃破長江天險,百萬雄師以摧枯拉朽之勢突破防線,為解放全中國鋪平了道路。渡江戰役紀念館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為初心,用詳實的史料、珍貴的文物與生動的場景復原,系統展現了這場戰役從運籌帷幄到勝利收官的壯闊歷程。7月15日上午,由張宜聰,周俊陽,陳正揚3名同學組成的“緬懷先烈”三下鄉實踐小隊,懷著崇敬之心來到這里,開啟了一場意義深遠的紅色尋訪之旅。
步入展館,隊員們循著時間脈絡,仔細參觀了“戰前形勢”“戰役準備”“突破江防”“解放南京”等展區。泛黃的戰報、銹跡斑斑的槍炮、渡江戰士用過的木船……每一件文物都在訴說著當年的浴血奮戰。當走到鐫刻著犧牲烈士姓名的紀念墻前,密密麻麻的名字如星光般閃耀,隊員們不禁駐足凝視,久久沉默。那些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沖鋒的瞬間,這份沉甸甸的犧牲讓大家內心深受震撼,對先烈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隨后,小隊采訪了在紀念館志愿服務十余年的退休教師李老師。老人結合自身經歷,講述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先烈故事:有的戰士為掩護戰友,用身體堵住敵人槍眼;有的船工冒著炮火,往返江面運送部隊……隊員們邊聽邊記,不時追問細節,在字里行間觸摸歷史的溫度,感受先烈們“宜將剩勇追窮寇”的豪情與“為人民解放而戰”的赤誠。
活動結束后,隊員們感慨萬千。“先烈們用熱血換來了今天的和平,我們青年一代必須接過接力棒。”大家紛紛表示,這次參觀不僅是一次歷史知識的學習,更是一場精神的洗禮。接下來,他們將整理采訪筆記、制作宣講課件,把先烈的故事和感悟分享給更多同學,讓紅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脈,以實際行動傳承先烈精神,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砥礪前行。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