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深入推進和村集體經濟的快速增長,傳統管理模式正逐步向現代科學管理模式轉變,鄉村振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本團隊與志愿者共同組建了一支實踐團隊,深入鄉村實地走訪,拜訪百名村支書,探尋鄉村振興的新成果,記錄他們耕耘與希望交織的振興之路。

圖為白沙村黨群綜合服務中心
近日,志愿者來到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白沙村,采訪了當地村支書。通過交流,志愿者了解到村莊的主要經濟產業包括水廠養殖、魚塘發包、水稻等農作物種植,以及700畝煙業育苗基地。這些產業為村集體經濟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僅今年二季度,村集體通過煙葉生產、資源發包、承接公益性項目、物業公司勞務以及荷塘產品銷售等,總收入已突破百萬元。
對于村莊未來的發展,村支書提出了明確的規劃:
資源整合,魚塘發包效益倍增針對村民分散經營的魚塘,村委會啟動了“統一收回、集中發包”計劃。村支書介紹道:“將村民手中每畝100元的小魚塘整合成連片大塘后,管理成本顯著降低,發包價格翻倍,經濟效益大幅提升。”這一模式不僅節省了人力,還為村集體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擴大煙草種植規模依托現有的700畝煙草育苗基地的成熟經驗,村里計劃將種植面積擴大至1000畝,打造“千畝煙田村”。村支書表示:“規模化種植能夠提升產業競爭力,稅收返還還能反哺村莊建設。”未來,這部分收益將用于基礎設施升級等民生領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圖為志愿者采訪村支書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創新與實干。白沙村通過資源整合和產業升級,不僅實現了集體經濟的快速增長,也為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村支書們的辛勤耕耘與遠見卓識,正為這片土地播撒下希望的種子。未來,隨著更多創新模式的落地,鄉村振興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村民的生活也將更加幸福美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