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號召,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7月伊始,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牡丹學院)“甘薯田間缺素癥狀識別與調查實踐團”正式啟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團隊以專業學識為支撐,深入甘薯種植一線,聚焦田間缺素癥狀難題,為地方農業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一、銖累寸積:讓落地成果不斷拓展炎炎夏日,暑氣蒸騰,在指導老師的悉心帶領下,實踐團的同學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在甘薯田里忙碌開來。有的手持測量工具,記錄不同生長階段甘薯的株高以及葉片顏色變化等,細致排查葉片發黃、生長矮小等異常現象;有的深入走訪薯農,用拉家常的方式收集種植難題,了解傳統施肥習慣與新型種植模式的差異。田埂上忙碌的身影與薯農的笑聲交織在一起,成為夏日里一幅充滿希望的農耕畫卷,也讓這場將理論扎根大地的實踐,有了最生動的注腳。
二、積微成著:讓實踐成效扎實顯現在學校專業實驗室里,隊員們有條不紊地對前期采集的各類樣本進行細致整理,并結合田間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精準的配液方案。同時,他們仔細梳理田間記錄的訪談筆記,將實地調研信息與實驗數據相結合,從多維度系統剖析作物缺素問題的深層成因。
三、眾行致遠:讓實干成果落地結果此次實踐以“小切口”服務“大戰略”,既是對“科技興農”戰略的具體踐行,也是高校人才培養與鄉村振興需求對接的生動探索。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將繼續以實踐育人為抓手,引導更多青年學子用專業所長扎根鄉村、服務社會,為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貢獻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