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6月29日,西南石油大學“銀齡暖陽”社會實踐隊的青年志愿者們,帶著青春的朝氣與真誠的關懷走進成都市新都區頤錦養老院,開展了“三下鄉”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隊骨干參加養老院志愿服務專項培訓 6月17日,西南石油大學‘銀齡暖陽’社會實踐隊的三名核心骨干成員率先前往成都市新都區頤錦養老院,參加志愿服務專項培訓,為后續團隊高效、規范、安全地開展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奠定堅實基礎。
培訓聚焦養老院實際需求,系統梳理了志愿服務全流程,包括規范簽到、分組服務(陪伴聊天、日常協助)、物資管理、信息反饋等環節;重點強調了針對老年群體的有效溝通技巧(如語速放緩、耐心傾聽、尊重意愿、安全為先)以及團隊紀律和應急處置預案。
通過此次培訓,三位隊長深入掌握了服務規范和溝通要點,為后續帶領團隊提供專業、貼心的服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開展多元主題活動,豐富老人生活并增進代際理解 銀齡暖陽社會實踐隊在四川頤錦養老服務集團中,精心策劃并組織開展了巧手折生活“創意折紙工坊”、陪伴老人唱歌、活力拍手操等主題活動,這些精心設計的主題活動,不僅有效緩解了老人的孤獨感,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讓青年隊員在實踐中深刻體悟了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內涵,增進了代際理解。

圖為實踐隊開展“巧手折生活”折紙工坊活動。肖人文供圖
在“巧手折生活”折紙工坊活動現場,志愿者們細致講解了“立體愛心”、“千紙鶴”等經典折紙造型的制作方法,并進行現場示范,同時穿梭于老人之間,一對一耐心指導,手把手協助操作,及時解答疑問。 老人們興致勃勃,聚精會神地觀摩、積極提問,并認真動手實踐。 指尖的躍動與心靈的碰撞交織, 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圖為實踐隊員在“巧手折生活”創意折紙工坊中一對一指導老人制作紙鶴。藍晟銘供圖
活動期間,志愿者們陪同老人唱歌,《東方紅》《我是一個兵》《外婆的澎湖灣》等多首經典曲目載著悠揚的旋律接連響起,熟悉的旋律架起溝通的橋梁,歌聲中飽含的情感讓兩代人跨越年齡界限,實現了心靈的共鳴。
隊員們還帶領著老人們做操,帶領老人們進行節奏明快、簡單易學的健康拍手操。融入老人的晨間活動,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幫助老人活動筋骨,促進身心健康。
日常關懷延伸至清潔、助餐與陪伴,傳遞溫暖 除主題活動外,“銀齡暖陽”實踐隊的志愿者們更將關懷融入日常,主動延伸服務觸角, 身體力行地投入到敬老院的日常關懷工作中。
志愿者們分組對養老院的公共活動區域、走廊及房間開展了細致的環境衛生清潔工作,認真擦拭門窗桌椅,徹底清理衛生死角,以實際行動為老人們營造更加整潔、舒適、溫馨的生活空間。

圖為實踐隊成員們正在認真清掃養老院走廊。吳欣逸供圖
在用餐時段,志愿者們主動前往餐廳協助工作人員,參與餐前準備、餐食有序分發以及餐后清潔整理等環節,有效分擔了養老院護工的壓力,保障了老人們用餐的便捷與舒心。

圖為實踐隊成員幫助老人用餐。吳欣逸供圖
服務期間,志愿者們還利用活動間隙,主動走進老人的居室或公共休息區,耐心傾聽老人的心聲與往事,關切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需求,并分享校園生活和社會新鮮事,親切的交流傳遞著溫暖與尊重,真摯的陪伴讓多位老人倍感欣慰,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養老院志愿服務圓滿結束,雙向收獲顯成效 7月9日,西南石油大學‘銀齡暖陽’社會實踐隊圓滿結束了在成都市新都區頤錦養老院的系列志愿服務活動。本次活動涵蓋了主題工坊(折紙、音樂、健康操)、環境衛生維護、餐廳用餐協助以及日常陪伴關懷等多個方面。此次實踐不僅為養老院的長者們帶去了切實的關懷、歡樂與精神慰藉,顯著豐富了他們的文化生活;更為青年學子們提供了一次寶貴的實踐鍛煉和社會教育機會。隊員們通過身體力行,深刻理解了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提升了社會責任感和溝通協作能力。。活動生動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積極投身社會服務、奉獻青春力量的良好風貌,有效弘揚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這場青春與銀發的“雙向奔赴”,不僅溫暖了長者的心田,也錘煉了青年的品格,為營造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社會風尚貢獻了積極的青春力量。(通訊員 藍晟銘 肖人文 向怡琳 廖薇雅 吳欣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