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8-07 關注:
來源:淮北師范大學周成兵
在安徽的文化版圖中,安徽博物院宛如一顆璀璨明珠,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它不僅是一座承載歷史記憶的寶庫,更是展現黨和國家在文化傳承與發展方面偉大成就的重要窗口。2025年7月15日,淮北師范大學“深耕八皖沃土,云聚紅跡鑄新篇”點亮八皖實踐團的志愿者在蜀山館內開啟一場探究歷史根源,傳播紅色文化的旅程。

館內常設展覽豐富多樣,“安徽文明史陳列”以時間為脈絡,系統展示了安徽地區從古至今的文明演進歷程,從遠古時期的人類起源到近代的社會變革,每一個歷史階段的文物與史料,都見證著國家一路走來的奮斗足跡,彰顯了在不同歷史時期對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視。通過這些展品,志愿者們能深切感受到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的精神以及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走進“徽州古建筑”專題展覽,通過精心復原的徽州古民居、精美的徽州雕刻等展品,讓志愿者領略到徽州文化的獨特韻味。這些建筑和雕刻不僅是藝術的結晶,更是勞動人民智慧的體現。
“安徽文房四寶”“江淮擷珍”等展廳,展現了安徽深厚的文化底蘊。文房四寶曾見證了無數革命志士寫下激昂的戰斗檄文,江淮大地的珍寶則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與紅色革命追求民族獨立、人民幸福的目標高度契合。安徽地名墻更是串聯起一個個紅色地標,從大別山到皖西革命根據地,每一個地名都鐫刻著紅色記憶,訴說著安徽人民在革命年代的英勇壯舉。

最近,博物院還舉辦了“國寶歸來——圓明園獸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色展覽,志愿者們親眼看到了流失海外、回歸祖國的文物,深刻感受到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以及對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的堅定決心。這些流失文物的回歸,是黨和國家重視文化遺產保護的生動體現,彰顯了民族的文化自信。

志愿者在蜀山館中流連忘返,通過參觀展覽,不僅增長了知識,更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紅色精神與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安徽博物院蜀山館正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和豐富的展覽內容,成為人們了解歷史、感受文化、傳承精神的重要場所。它見證著黨和國家在文化建設方面的偉大成就,激勵著志愿者在新時代繼續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