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8-07 關注:
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環學院赴漢中綠土清源調研隊
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號召,深化實踐育人成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環學院赴漢中綠土清源調研隊于2025年7月28日深入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聚焦當地特色農產品——柑橘產業,開展為期實地調研活動。青年學子們走進田間地頭,觸摸現代農業脈搏,為桔鄉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首先,團隊成員來到城固縣政府了解柑橘種植與銷售情況。據鎮長介紹,城固縣位于漢中盆地中部,常年無霜、光照充裕、晝夜溫差較大。得益于得天獨厚的氣候,在這里生長的柑桔具有成熟早、著色好、口味佳、果味濃等特點。作為城固縣的傳統特色產業,目前,全縣柑交流中,隊員們圍繞產業規劃、政策扶持、市場風險等拋出專業問題。針對“如何應對同質化競爭”,產業協會李會長分享了“品種差異化+品質高端化”的雙軌戰略:“我們正加速推廣‘早蜜’、‘紅美人’等優新品種,同時強化‘城固蜜桔’地理標志保護,建立從果園到餐桌的全程質量追溯體系。”桔面積23萬畝,年產量36萬噸,產值逾10億元,綜合效益達14.4億多元。
桔園探秘:解碼“金果果”的成長密碼
團隊成員在資深果農和技術員的帶領下,深入標準化示范果園。“我們這里日照充足、雨量豐沛,獨特的土壤條件非常適合柑橘生長,種出的果子皮薄肉嫩、清甜化渣,是真正的‘地理標志’味道。”果農王技術員一邊講解,一邊現場演示疏果、枝條修剪的關鍵技術。成員們認真記錄,親手體驗,對“一果一業”背后的精細農藝有了直觀認識。


以農作底,夯實產業,帶動文旅
柑橘作為城固縣農特產品之一,早已成為城固的靚麗名片。近年來,城固縣以柑橘為牽引,探索推進“以農作底,夯實產業,帶動文旅”的發展新路徑,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橘”產業鏈。為進一步打響城固柑橘品牌,增強其市場競爭力,城固人民將線上活動與線下體驗相融合,開展了百人直播、“一村一品”展示、采摘體驗自由打卡等活動,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深度挖掘橘產業、橘文化與鄉村旅游的潛力,推動“旅游+文化+農業”的深度融合發展。

以橘為媒,煥發活力,加強品質
城固縣圍繞農文旅融合發展特色農業,做足“橘文章”,做活“橘經濟”,實現助力增產增收,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從零散農戶種植到建成柑橘種植示范基地,從技術上蹣跚學步到有能力聘請農科專家現場指導,從幾家農戶的單打獨斗到建成配套齊全的高品質柑橘產業園,城固柑橘產業已經成為城固縣脫貧致富和產業興旺的成功典范。
了解完城固產業的基本情況之后,調研團成員前往種植園區進行實地調研,并采訪了當地農戶。“自從和當地水果公司簽訂供銷合同之后,每天手機都響個不停,訂單接到手軟。”農戶說,“自從有了這橘子種植,我們的生活是越來越好了。”同時調研隊帶著問題意識,分組走訪了多個柑橘種植合作社和零散農戶,傾聽最真實的“橘農心聲”。在龍頭山村,種植大戶老張的庫房里堆滿了包裝箱。“果子不愁賣,愁的是‘賣好價’!”他坦言,“客商壓價厲害,品牌不夠響,好果子有時也賣不出好價錢。”一些中小農戶則反映技術短板:“新品種怎么管?病蟲害咋防治?有時還得靠經驗摸索,盼著專家多下鄉指導。”

此次調研結束后,調研團有三大收獲。首先,團隊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城固柑橘產業鏈的發展背景及新模式;其次,團隊認識到了城固柑橘產業在現階段暴露出的一些問題和情況,比如技術力量比較薄弱,品種單一,品質、品牌意識仍比較淡薄等;最后,通過親自參與城固柑橘的產品運營過程,團隊提出了一些加快產業發展的對策及建議,即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更加深入鄉里,深入每一位種植戶;加大農副產品合作經濟的培育力度以及農業科技推廣力度;主攻質量,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等。
此次的橘園之旅雖然十分短暫,但讓大家深刻領略到了產業興旺背后的艱辛與不易。此次實踐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環學院赴漢中綠土清源調研隊成員們將秉持著西農學子強農興農、知農愛農的初心和使命,以實際行動矢志增強本領,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注入青春力量。